许麟庐九旬新作《写意人生》画展在京开幕(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明明院长主持许麟庐先生九旬新作--《写意人生》画展开幕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宣读温家宝祝贺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冯其庸在开幕式上致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蓝天野向恩师祝贺

金秋时节,京城景色宜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许麟庐先生九旬新作--《写意人生》画展于2010-9-29日下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荣宝斋联合主办。此次展览汇集了许麟庐先生九旬前后的新作,较全面地呈现出老人继承传统、拓展新风的艺术面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书画家、奇石收藏家:蓝天野曾向许麟庐潜心学画

此次画展将历时13天,展出的作品中大都是许麟庐先生耄耋之年的新作品,既有写意花鸟鱼虫,又有泼墨山水,还有独具一格的行草书法,充溢着新鲜的意趣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时值画展开幕,温家宝总理特发来贺信,他在信中高度评价了许麟庐的艺术成就:“先生从事笔墨丹青七十载,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独具风格,成就斐然。先生晚年佳作,参悟了人生与艺术之真谛,读来如沐春风,如饮甘泉”。温家宝衷心祝愿许麟庐先生健康长寿!

许麟庐先生现年95岁,民革中央成员,1987年2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45年,许麟庐经国画大师李苦禅介绍,拜写意画宗师齐白石为师,13年间一直相伴左右,研墨理纸,耳濡目染间心心相印,深得齐派艺术的真谛。在创作中,许麟庐先生牢记恩师“学我者生,似我者亡”的教诲,博采众长,悟出了“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八字心得。齐白石作画如写篆隶,古朴凝重。许麟庐反其道而行之,以狂草笔法入画,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大写意画风。他的画正如其人,洒脱、磊落、率直。

在艺术创作上,许麟庐牢记白石老人的教导,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同时他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他精研八大、石涛、扬州八怪、吴昌硕诸家的笔墨技法,又极富创造性地将我国的民间艺术和京剧艺术融入到自己的绘画风格中。许老90岁以后的作品具有浑然一股天真稚趣之气。无论高歌的鸟雀、低鸣的蟋蟀、吐穗的玉米、静谧的荷塘,都充溢着新鲜的意趣。他总能抓住最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和时刻,赋予作品鲜明的感情印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许麟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许麟庐拜写意画宗师齐白石为师

画家简介:

许麟庐,又名德麟,山东蓬莱人,1916年10月19日生。国画家、书法家、书画鉴赏家。

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山书画社副社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花鸟画研究会会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国书画社名誉社长、山东蓬莱书画学会名誉会长、山东曹州、四川嘉州、河南开封书画院名誉院长以及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等。

许麟庐自幼秉承家学,习书作画。1945年经李苦禅介绍,正式拜齐白石为师。他创造了独特的风格,成为继承和发扬齐派艺术的得力弟子,多次受到白石老人的称道,如曰:“启予者,麟庐也。”许麟庐作画时,一气呵成,笔力遒劲奔放,酣畅淋漓,神形兼备。

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在国内外不少博物馆、美术馆、纪念堂馆、饭店宾馆等均有收藏,不少报刊、电视台有专版、专题介绍;国外许多博物馆和收藏家也视之为珍品。由于他在书画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其传略曾被载入1985―1991年英国《世界名人录》和1987年《大洋洲及远东名人录》。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