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新东方精神II-承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 2010 新东方精神II-承启

策展人:Curator

艺术家:庄喆,李锡奇,尚扬,王怀庆,杨识宏,苏笑柏,毛栗子,叶永青,夏小万,谭平,李真,张方白,李磊

开幕:2010-9-25 15:00

时间:2010-09-18 至 2010-11-14 

地点:亚洲艺术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大山子798艺术区798东街

历史的进程总会有些必然的现象,而其之于美术的范畴便为美术史,有别于其它知识学科,美术史更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展现。在上个世纪,人类经过了几次轰轰烈烈地全球化交流,一锅东西文化的大熔炉已经逐渐开始加温,而如今甚至已达沸腾,使我们不得不从前辈艺术家们的手中接下这个炙热的问题:中国在西化的冲击下应当如何走出自己的一条道路?

有些艺术家主张中西合并,有些艺术家主张回归中国传统,这众多百家争鸣的盛况,便展现于当下艺术家作品的多样风格与精神里。从这股思辨的风潮中,汇聚了一群用作品来诠释思考方向的艺术家,虽然他们各自发展出不同的风格,然而民族文化的使命感与惊人的创造力引领着他们同时具备强烈的东方文人气韵,因而脱颖而出在我们眼前。带着血脉中传承下来的天生意境,游刃有余地行运于中西方媒材之间,探讨全球当代的社会现实, 潜心于艺术语言的多元尝试和精神层面的深度挖掘,表达内心感受与生命内涵。浑然天成的爆发力是他们的气质,而谦善的中国美德是他们的姿态,阴阳之间的游移是他们的境界,于是我们称之它为新东方精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亚洲艺术中心继2008年举办的“新东方精神I -沉积”展览后,累积了两年的增长,2010年再度以相同的热诚推出“新东方精神II-承启”,网罗了来自两岸与海外,并且集中在1930-60年代之间的代表性艺术家,将带来空间与时间上纵横交错的多方观察面向,以激发观者的思考。深具东方儒者人文关怀的尚扬,将风景事物看成生命的活体堆迭于大笔触的挥洒中;王怀庆对中国传统家具、诗文或建筑构的深厚感情解构于其精炼的画面中;苏笑柏运用漆与麻、藤的胶合,赋予抽象绘画浓厚的东方质感;夏小万对绘画的反思使其跳脱主体的外在摹写,以中国山水多点透视法来表现时间与空间的层次感;坚持传统、历史、中国本位的李锡奇,从中国书法与楚文化的漆器中找到创作的力量来源;前卫艺术的先驱叶永青,导入中国水墨画的虚空于花鸟画中;星星画会发起人毛栗子,作品游走于虚实之间如同阴与阳的对位;庄喆以抽象变形提升笔触的简约,来呈现对中国山水的认识;强调与自然合谐共处的杨识宏,融合水墨笔法及西画着重之色彩及光线于作品中;谭平从自由绘画中汲取精神融合于中国书法时间概念,超越了东西方二元对立;张方白的鹰﹑男人体和塔表达出东方韵味中的雄性意志;涉略佛学、道家经典的李真,从传统佛像雕塑省思生命意义;李磊试图以哲学性思考寻找自我理想与社会现实与艺术关系的答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些艺术家由于对艺术本质与目标的坚守,而非刻意地强硬揉合中西,才能真正创造出文化融合后的新气象。

此外另有具前瞻性的学者媒体们引领我们的思路,他们是北大美学美育中心的教授彭锋博士、大观杂志熊宜敬社长,以及著名策展人及艺评家殷双喜先生,让精英们聚会激荡出灿烂的火花,更加令人引颈期盼,藉由此次展览引起大家对艺术更为深层的思考,并进而寻求攸关艺术的真正核心及本质问题。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