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羽觞身价不菲 投资价值已日益显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不久前落槌的嘉德四季拍卖会上,清雍正“仿官釉羽觞”,估价18000至28000元,成交价却达到了24.64万元。陌生的名字为这件瓷器添加了一份神秘,其实综观目前的拍卖市场,明清时期羽觞的投资价值已日益显现出来。

羽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考古界亦称其为耳杯。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汉晋,其后逐渐消失。在许多古代的诗词中都可以看到“觞”,如张衡《西京赋》有“促中堂之狭坐,羽觞行而无算”,王羲之《兰亭集序》有“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高古的羽觞并不多见,倒是明清时期的居多。由于当时仿古风盛行,因此造就了许多不同材质的羽觞,除了像此次拍卖的瓷质羽觞之外,犀角雕羽觞也是主要品种,在2006年伦敦佳士得的秋拍上,一件“鲍天成制”款羽觞,成交价近170万元。2005年翰海秋拍时,也有一件犀角雕羽觞,成交价为66万元,而它在2001年的成交价为55万元。(信息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yazh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