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之子报到 “搅动”燕园 签到时被指字不好看
■李戡昨天一到北大,马上就被数十家媒体包围
头晚兴奋“织围脖” 签到时被指“字不好看”———
昨天,北京大学迎来2010级新生报到日。燕园迎来了近年来最受媒体关注的新生——台湾作家李敖之子李戡。在数十家媒体的追逐下,李戡不到一个小时的报到过程像是一股旋风。对于即将开始的北大生活,李戡表示,选择北大是因为其百年文化底蕴,台湾学生可以免修“思想政治课”和“军训”,但他要和大陆学生一样上这两门课。此外,去年重庆“民族造假”状元何川洋也于昨天来北大报到,何川洋今年以重庆市文科第十名的成绩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录取。
台湾作家李敖在电视节目上给儿子李戡做广告:北大的女生,李戡来了!昨天上午10点左右,李戡在母亲王小屯的陪伴下,来到北京大学报到。从报到、交学费、看宿舍到坐车离开,整个过程耗时一个小时。李戡像是一股旋风在燕园里流动,他是中心,环绕在四周的气流是数十家媒体。
■报到之前“织围脖”
难掩兴奋之情
前天,李戡结束他和父母的沪杭之旅。李敖返回台湾,他和母亲王小屯飞到北京,住在西三环的香格里拉酒店里。报到前夜,李戡显得有些兴奋,晚上10点55分发了一条微博:“明天去北大报到!”
9月1日,北大新生报到日。李戡9点不到便接到媒体记者的电话,李戡在电话里说,准备9点出门,大概9点半左右到。
■李戡是第二个来北大
报到的台湾学生
10点左右,一辆黑色奥迪轿车停在北大南门,由于北大实行临时交通管制,所有社会车辆都不能驶入校园,车上下来三人——李戡、其母王小屯和一名助理。李戡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穿白色竖条衬衫、深色裤子、黑皮鞋,看上去有超出年龄的成熟,不过衬衣领子没翻好有些皱。其母王小屯一袭黑衣,始终戴着一副墨镜,紧随李戡。
两名北大两岸文化交流协会的学生在南门等候多时,他们将李戡引导到五四路的经济学院报到点。唐慧明是两名负责引导李戡的学生之一,她也是台湾人,在加拿大的高校念完本科来北大中文系读硕士。
从南门到五四路这200多米,唐慧明和李戡简单地聊了几句,问他这是第几次来北大,还告诉他他是当天第二个来北大报到的台湾学生。
■签到时遭同学议论
“字写得不怎么样”
天空飘起细雨,平静地走过200多米,当李戡出现在经济学院报到点的时候,现场“埋伏”已久的记者们纷纷围住李戡提问,但是李戡除了礼节性的简单回应之外,基本一言不发,在簇拥中弯腰趴到桌前,递上录取通知书,然后在名录上签字,领取校园卡、宿舍钥匙和档案袋。事后,负责新生报到的大二学生孙克扬从名录中找到李戡的签字,仔细看了看,并和周围的同学议论一番,他们的结论是,李戡的字写得不怎么样。
在记者的包围下,李戡挪到经济学院对面的港澳台学生报到点。在这里,他填写了一份《北京大学港澳台学生登记表》,不过只填了姓名、性别、院系、学号等基本信息,北京手机、MSN等联系方式有意空缺。这时,一名经济学院的学生跑过来给他一张电话卡,敏感的台湾媒体问“是不是只有李戡才有这样的待遇”,这名学生说电话卡每名新生都有,李戡刚才报到的时候忘拿了。
下一站是到北大电教楼交学费,当他经过时,一路上几个其他院系的报到点不时传来尖叫。在位于电教楼的交费处,他从挎包里掏出厚厚的一沓人民币缴纳了学费和住宿费——6338元。摄像记者对准李戡的时候,旁边一位缴费的学生不满自己进入画面,与记者争执了几句。
■母亲很低调
对生活费数额避而不答
走出电教楼,接着到百年讲堂办理饭卡和浴卡。所有记者被拦在外面,这个新生可独立完成的程序,仍有两名北大文化交流协会的学生陪李戡完成。在外等候的媒体开始关注李戡的母亲王小屯,刚刚她一直在记者的包围圈外,也没有机会接近儿子。
王小屯很低调,对于记者们的提问能回避则回避,她说,“主角在那边,你不要老问我啦。”记者问“准备给李戡每月多少生活费”,她回答:“你想的太多了,比我想的还要多”;记者问“李戡决定来北大上学您阻止过么”,她的态度是“怎么阻止啊,现在的孩子都阻止不了”。
■进入宿舍
没有见到其他室友
大概10点半左右,李戡办完饭卡和浴卡,在与记者们的边走边答中来到33号宿舍楼。有几家媒体混进了宿舍楼,大部分记者被拦在楼外。李戡和大陆本科生住在同样的宿舍楼里,每间宿舍住4人,分上下铺。他是宿舍里第一个报到的学生,所以没见到室友。
大约10点40分,李戡和王小屯走出33号宿舍楼。楼外等候的记者们立即恢复成包围的阵势,一路跟随继续提问,有的问题刚刚已经问过,但李戡还是耐心回答。
出了北大南门,李戡和母亲坐上那辆黑色奥迪轿车离去。据知情人说,下午母子二人要去购置一些生活用品,王小屯要到李戡安顿好才离开北京。
一名目睹了李戡报到的北大招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个新生报到引来如此关注,北大历年从未有过。
对话李戡:
和大陆学生一样
修思想政治课
记者:为什么选北大,放弃台大?
李戡:这几十、百年来积累的文化底蕴,对我来讲就够了,我希望接受的是这些,喜欢在这种学术环境里念书,这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台湾是不可能有的,所以我才选择到北京。大陆学生的竞争力比较强,每个学生都是状元,台湾大学生的竞争力就比较差。
记者:被北大录取,你觉得是因为你是李敖的儿子吗?
李戡:当然不是,我是在台湾经过学测考试的,成绩达到了顶标级。这在台湾是一个比较好的成绩,我是考上北大的。
记者:台湾学生可以免修“思想政治课”和“军训”,你会选择免修吗?
李戡:台湾学生可以不用学,可是我还是照学,一切与大陆学生一样,因为我觉得不需要有区别。
记者:你曾经说台湾太小,想来大陆开阔眼界。你觉得台湾哪些方面小,是眼界小还是气质小?
李戡:都有,整个环境就很小气,拿新闻来讲,台湾的新闻整天关注一些小事情,没有人知道世界发生什么。
记者:北京够大气吗?
李戡:当然大气,我比较在乎的是文化氛围和学术环境。
记者:你的宿舍是四人间,那你有没有担心过生活会有什么不方便?
李戡:先试试看,至少应该住一个学期吧。
何川洋: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去年重庆“民族造假”状元 今年重新考入北大
不知是不是刻意想躲开媒体,上午10点左右,何川洋几乎和李戡同时报到。去年重庆“民族造假”状元何川洋,今年以重庆市文科第十名的成绩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录取。尽管以乐观轻松的态度面对媒体,但记者了解到,去年的经历仍在何川洋心中留下阴影。
何川洋和李戡住在同一栋宿舍楼。上午11点左右,何川洋的父亲何业大爬到上铺为他整理床板,母亲卢琳琼坐在下面整理行李。他们觉得何川洋很争气,经历过去年的事件,能重新考上北大,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何业大不愿提及民族造假事件,他觉得“事情已经过去了,感谢大家的关心”。
面对记者,何川洋表现得很乐观,爱笑,礼貌地回避问题,但面对熟悉的人,却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昨天上午,何川洋和北大重庆招生组的老师见过一面,他主动和这名老师提到,担心开学后周围同学会谈起他过去的事。并且,何川洋的状态不像普通新生那样兴奋,而是过于沉静。
这名老师告诉记者,何川洋是一名“一心向学”的学生,他能经历过去年的事件重新考入北大,非常令人佩服。
相关新闻
北大贫困生获个性化培养方案
本报讯(记者 关庆丰 实习记者 杨喆)记者了解到,今年北大首次推出个性化的“绿色成长方案”,600名左右的贫困新生均可获得专属于自己的培养方案。
据了解,今年北大本科贫困生有600人左右,约占全部新生的21%。6月中旬以来,北大学生资助中心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调查学生对“绿色成长方案”的个性化需求,细致掌握了学生在能力提升等方面需求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区域、不同贫困层次的贫困生特点,提供不同的经济资助和不同的资源支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