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连环画:当年的记忆 时下的收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样板戏电影连环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电影《闪闪的红星》连环画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看场电影是人们一大精神享受,电影连环画则是人们随时随地重温电影的“法宝”。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生活里不再有电影连环画,老的电影连环画成了一种收藏品,除了明星、台词、故事情节之外,还承载着许多宝贵的记忆。

革命电影《闪闪的红星》、《地道战》,样板戏电影《白毛女》、《沙家浜》、外国电影《望乡》、《蛇》……在南宁藏家崔燕生的家里,能随时重温这些老电影,可供选择的“片源”甚至达到几百部之多——因为他收藏了大量的电影连环画。崔燕生介绍,他的这些电影连环画都是当年买的,也有一部分是姐姐送他的,成了他珍贵的记忆。

在崔燕生的藏品里,还有一些是广西电影厂拍摄电影的连环画,像《刘三姐》、《甜蜜的事业》、《十天》等,让人看起来特别有亲切感。崔燕生说,他买的电影连环画,最便宜的一本才6分钱,最贵的是3角钱。

“我小时候,家里每个月都给一两毛零用钱,主要就用来买连环画了。”崔燕生说,每次拿到了零用钱,他就会跑到新华书店,挑最新的电影连环画买。如果这一次的钱不够,就先在书店里翻看,下次发零用钱时再买。就这样,纯粹的喜爱逐渐演变成收藏。崔燕生说,在看电影还不方便的年代,看电影连环画是许多人的娱乐方式,一本连环画翻看多次也不腻烦。

近几年来,老电影连环画成了我国图书市场和拍卖市场上的“大角色”,摇身变为中国收藏市场上的“新宠”,有很大的增值空间。崔燕生的连环画保存得很好,细心地给每一本连环画都套上了塑料封套。据他介绍,因为电影连环画的纸质容易变脆,最好是压平整之后放在柜子里,避免阳光直射。

现在,年近6旬的崔燕生还常在空闲时候翻看这些电影连环画,说起其中的趣味,他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书是我唯一的女仆,我可以随意地支配它。”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