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业界:“卖艺”理念冲击“卖身”现状
在中国嘉德2010春拍专场上,原石材质价值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的“杨玉璇制白寿山慧可断臂像”拍出了1064万元高价,震动了整个寿山石业界——
随着上海、杭州几场拍卖会的相继落槌,中国艺术品市场轰轰烈烈的2010春拍季节过去了。一段时间来,人们津津乐道于中国书画真正进入了“亿元”时代,除了宋代书法作品《底柱铭》创造了4个多亿的天价纪录外,还有不少古代和近现代书画拍品纷纷突破亿元大关。
在这样的背景下,寿山石雕在拍卖市场跨过“千万元”门槛,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然而,这一现象对于整个寿山石行业来说,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嘉德2010春拍“翦淞阁——文房清供”专场上,清代寿山石雕作品“杨玉璇制田黄冻达摩面壁像”和“杨玉璇制白寿山慧可断臂像”,虽然体量很小,分别仅高6.3厘米和6.9厘米,但由于雕工精湛,刻画传神,且经名人收藏,引起众多买家角逐,分别以1568万元和1064万元成交。
单件寿山石雕作品拍卖价突破千万元,在此之前也曾经出现过,但其价格的主要支撑是宫廷概念和田黄材质。而此次两件民间收藏的寿山石雕作品同时跨过“千万元”门槛,所依托的“卖点”却集中于雕刻艺术。尤其是“杨玉璇制白寿山慧可断臂像”,其原石材质的价值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也许正是由于没有受到材质的束缚,创作者在艺术表现上更为自由,所以作品在神韵上比另一件材质贵重的田黄达摩像更胜一筹。“翦淞阁”专场图录把这件作品放在封面加以突出宣传,而将那件田黄达摩像放在封底,反映了拍卖行和“翦淞阁”主人的卓越眼光和对艺术本质的深刻认识。这一点,与当前寿山石“卖身”不“卖艺”的现状形成了强烈反差,从理念上对整个业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寿山石进入拍卖市场是近年来的事,在此之前,寿山石的交易主要依靠以地摊集市和店铺为主的民间流通。即便在当下,就交易量而言,民间流通仍然占主导地位。这种透明度很低的“私底下买卖”,使得寿山石的收藏、欣赏和品评仍局限于一个比较狭窄的范围。在“圈”外的人看来,寿山石的交易充满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交易过程存在“潜规则”。
进入“拍卖时代”,对于寿山石界来说,意味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机遇体现在寿山石雕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民间传统工艺,终于获得了融入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艺术品市场的一个宽阔的通道。而应对挑战,也是寿山石行业“生态链”各个环节共同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拍卖会就如同艺术品的“奥运会”,各个门类的海量作品在这个平台上“争奇斗艳”,接受苛刻的审视,展开无声的较量。当一件寿山石雕作品出现在拍卖会的预展现场,她不但要与玉雕、竹木牙角雕刻、陶瓷紫砂等当代工艺品进行横向的“竞技”,还必须接受那些优秀的古代艺术品的纵向考量。在这样的场合,你的艺术水准、文化含量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投资者和收藏家的眼皮底下,而不能仅仅凭借以斤两尺寸计算的材质价值。
随着近年来寿山石热的日益升温,单是福州本地,就涌现了近10个大型寿山石专业市场。市场行情一波又一波的攀升,伴随着精品店一轮接一轮的装修改造。然而,从业者的整体文化素养,以及寿山石雕作品的艺术内涵、创新能力却并没有太大的改观,重复、抄袭、拼凑、媚俗仍然是普遍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底今年初开始,在拍卖会之下,寿山石的当代作品也出现了单件超过千万元的成交。而业内围绕这种“千万元”级作品的材质和艺术价值,也曾展开过一定范围的争论。 跨过“千万元”门槛,寿山石界除了欢呼雀跃之外,更需要的是冷静的反省和及时的文化准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