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交易从低位回升

稚拙粗犷的中国陶器年代越久远,收藏价值越高。

我国的古陶器历史悠久,其外形纯朴稚拙,风格豪放粗犷,包含着强大的艺术张力,是我国传统的收藏品类之一。说起陶器收藏,收藏圈里流行着“陶器藏高古,瓷器收老窑”的说法,意思是收藏陶器要讲究年代,而收藏瓷器则要讲究窑口。

从目前古玩市场的陶器走势来看,自金融危机以后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但从2009年开始,陶器交易开始放量,普品交易甚至可称为火爆。目前,青铜、玉器、瓷器、字画等门类的价格已处高位,令人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而陶器这一平民化的收藏品种,由于货源的日渐萎缩与需求量的增多,其价格的日趋走高,不难预期。

陶器和瓷器合称陶瓷,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岭土)的无机混合物做原料,采用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方法制成的器皿都算是这一范畴之内。早在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绘陶;阶级社会以后,又出现了陶塑艺术品、建筑陶构件。

我国的陶器制作,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产量极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的传世品外,地下出土物中要数陶器最为丰富。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陶器也和对其他文物一样,制作了一些复制品或伪品,使得收藏市场真假难辨。航诚艺都收藏古陶器的杜先生则表示,鉴定古代陶器,主要是从古代陶器的产地、器型、图案花纹、制作工艺等入手。

陶器可以说是文物中数量最多的品种之一。就陶器本身而言,大多是不值钱的大路货,只有少数如封泥、秦汉瓦当,北魏、汉、唐俑人及动物俑,以及绘画精美的彩陶和能够代表某个时期、有研究价值的陶器才有价值。现在古玩市场上能见到的大多为仿制品,有很多爱好收藏的朋友想从中捡漏,但目前“作伪”水平很高,弄不好就有上当的可能。

责任编辑:huiju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