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访上官洪夫:让国画中的山水活起来
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国家一级画家。1939年生于青岛,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师从于李超士、于希宁、关友声等名家。中国《ISQ9000A艺术体系资质认证》评委,中国收藏协会书画鉴定委员会副主席,多年潜心中国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继承了黄宾虹、陆俨少等大师写法山水的创作手法,形成敦厚、深邃充满生机的艺术风格。
作画的上官洪夫先生
记者:请谈谈您的艺术人生?
上官洪夫:七十年代后期曾主创连环画《大刀记》,八十年代初期第一次在北京最繁花的王府井搞展览,借助于文化手段将“鲁北名珠”耀亮全国。其后不久,开创了山东画家作品不进画廊,进豪华家俱店的先河,真正体验了画作“美化环境、美的享受”的核心价值。
记者:如何欣赏国画,国画有何特点?
上官洪夫:山水画是国画中的主流。山水画的实质就是表现其精神,这也是明显区别于西方油画写实之处。比如,国画在表现汉武帝、曹操、岳飞等历史人物中,可能并不非常形似本人,但一定非常神似。对一个历史人物的一个时期内的高度的历史概括,这是西方油画所不具备的。
记者:有人说笔与墨等于零,您是如何理解这种观点的?现在有人在探讨国画该走什么样的路子,还有人怀疑国画是不是走到了尽头,也有人认为应该走中西结合的路子,或者是全面西化的路子等。
上官洪夫:所有这些思潮都是错误的。国画是民族的东西,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国画失去了笔墨,也就失去了中国的特点,其表现精神实质的艺术手法也就失去了自我,世界艺术领域也就失去了多样性。
记者:当前国内是否有国画市场,以及与市场对接的国画家?
上官洪夫:中国的国画有市场,也不乏画家。中国国画市场起步较晚,大约起于八十年代初期,当时齐白石的画在国内市场也就是几百元,而同一时期的香港市场就达到了过万元。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的扩大,也出现了越来越不规范的问题。如果国画市场规范了,也就不是中国了。
其实用国画和油画来表现中西方的文化、经济、社会等差异最为明显。国画表现的是模糊的,不是太清晰的精神的东西,而油画又是非常透明的直观的。所以国画发展的历程像中国的儒家文化,也像儒家文化中的精髓“中庸”。更像中国足球,刚有了市场,还没有壮大就出现了各种不规范的行为,文艺界亦是如此,名气并不是靠实力,而是炒作出来的。这就为国画的进一步发展设制了障碍。
我们五六十年代之前曾出现一些世界级的国画大家,比如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近几十年来却出不了一个世界级的国画大师,这跟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民国时期的动荡跟艺术发展似是成反比的关系,其间的关系耐人寻味。
我们的国画不能灭亡,并没有走到尽头。如果是走到了尽头,那么中国人也就要消失,并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应该打造体现中国人欣赏风格的国画。
记者:您认为国画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上官洪夫:国画的根本就是美化环境,给人享受,带给人心情愉悦,有生气,有力量。
记者:您现在国画上的努力方向是什么,对国画的发展您还有哪些新的见解?
上官洪夫:现在,我的奋斗方向就是让国画的山树活起来。纵观各历史时期的名画,画中的山树都没有生气,像标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空白就是云,空白就是水。我的努力方向就是让国画的山、树、水、云都活起来,充满生命,充满生机。
上官洪夫画作有:《北国金秋》、《茫茫太湖》、《普陀山》、《朝望太行》、《黄山烟云》、《微山初秋》、《山中居》。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