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世博”王绪远汉书艺术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城市: 北京 - 北京

展览时间: 2010-06-10~2010-06-12

展览地点: 保利艺术博物馆

《对话世博——王绪远汉书艺术展》将于2010年6月10日-12日免费在保利艺术博物馆10层展出,当代艺术家王绪远潜心创作的80余幅关于世博建筑和中国建筑文化的汉书作品将一起展出。在世博会开幕一个多月之际,本次汉书艺术展将欢庆世博的喜悦之情,通过艺术的形式推向了新的高潮。

汉字作为一个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书法作为一种以汉字书写为主体,以线条为表现形式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以其线条和结构所呈现出来的富有动感的节奏和韵律美,启迪人们的情思,陶冶人们的性情,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而源远流长,古今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

人类进入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网络世界的瞬息万变也冲击着传统的汉字和书法艺术,汉字和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变得更为迫切和艰巨。特别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艺术,特别是中国本土艺术如何呈现回应全球化的问题,这也是摆在所有中国艺术家面前的重要问题,

本次以对话世博为主题的展览是当代艺术家王绪远以汉字现代性为内容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研究。寻求在全球化语境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的问题。

社会当下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或创作者自身进行的艺术创变出现更多的面目,探索成为现代艺术的发展主流,使现代笔墨艺术无论在笔法、墨法、结构、工具材料还是内涵、时代精神、地域特征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创建性的变革。而王绪远的研究及是当代汉字艺术创作的有益尝试。王绪远将这种笔墨艺术称为“汉书”,这种脱胎于书法,汉字和书画的当代艺术亦包含着对汉字,汉文化,书画,书写,等多维的中国文化的理解。

王绪远试图从理论上结构一种新的现代汉字艺术理论体系,从立足于本土性的原创性上来寻求国际审美共识,使得汉书能够成为一种世界艺术语汇,为汉字的全球普及提供理论和舆论支持。这次的展览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而对世博的再次阐释,是“全球在地”(glocal)思想的严肃思考和回应。

王绪远从实践上实现汉字现代性的表现形式,王绪远在多年的书法与中国绘画的研究和探索中已经一种个性鲜明的格局图式,回应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从本次展出的世博汉书作品来看,图式和汉字的融合给阅读者多维的想象,这种结合广阔世界观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中国文字的无穷魅力,并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此基础上,探索书法的多种表现方式,通过纤维艺术,陶瓷艺术,雕塑等与汉字进行结合,将汉书这门艺术的赋予新的内涵和生命力。

王绪远作为当代艺术家“汇江河之势,领风气之先”,其近四十年的实践体现着上海的城市精神,同时也代表了当代上海城市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我们有理由相信,世博召开之际的这次展览,更能为全球化背景下当代艺术家的定位勾勒出更加清晰的轮廓。汉书艺术作为汉字艺术的新的表现形式能更加的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