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匾尽显梨园春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古匾尽显梨园春
展览时间:2010年2月6日——5月3日
展览展厅:M展厅
主办单位:首都博物馆
协办单位:北京文博交流馆

展览简介:
2010年2月4日——5月9日,首都博物馆与北京文博交流馆共同推出了《古匾尽显梨园春》,来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此次展出的梨园老匾,是从北京文博交流馆馆藏梨园旧匾中精选出来的,共计五十余方,都曾在梨园公会的馆址中悬挂过。匾额年代最早可以追述至光绪年间,最晚也到民国三十多年,镌刻了四行七科三千多名演职人员的姓名,是研究京剧全盛时期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展览内容按照匾文含义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国粹悠扬——字里行间中的盛誉,突出了对京剧本身的赞美
第二部分,统领梨园——行会牌匾上的美名,体现了梨园公会对梨园行艺人的领导和凝聚作用。
第三部分,德高艺湛——名伶艺苑中的典范,则表达了梨园人追求“德艺双馨”的行为准则。这也是此次展览的重点。
希望通过《古匾尽显梨园春》,为观众提供一个不同于以往了解熟悉京剧的途径,从匾文的字里行间洞悉京剧历史发展的脉络,体会梨园行艺人的辛酸苦辣。
主要文物:
1.梨园新馆
梨园公会据传建于明末清初,具体时间已不可考。张次溪先生认为最早的梨园会馆建于右安门内陶然亭西南,而王芷章先生则考证建于精忠庙内。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梨园公会会址几经变迁。民国三十年,有名家筹资,于樱桃斜街中路复建馆址,被称为“梨园新馆”。故此匾挂匾时间为1936年农历九月。
2.艺界荣光
啸伯(1910-1977)北京大兴县人,满族。其自幼喜爱书法、绘画,并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1年,正式拜言菊朋为师。随着艺术的日臻精湛,师从李洪春,正式挑大梁演头牌,并逐渐形成“委婉细腻、清新雅致”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白帝城》、《空城计》、《法门寺》等为其代表剧目。
3.荷荫怀德
这块匾中出现了当时最富盛名的“四小名旦”——张君秋、李丗芳、毛世来、宋德珠。张君秋师从各家,唱做俱佳,其中王瑶卿对其影响最大;李丗芳,嗓音洪亮甜润,扮相雍容华贵,故有“小梅兰芳”之称;毛世来,有“筱翠花”之号,擅长演花旦戏;宋德珠,博采众长,形成自身“美、媚、脆、锐”的独特风格。
4.谨言慎行
此匾在诸多牌匾中式最为特殊的一块。从匾左手落款便可知此匾为殿佑臣、周建安等七人受罚时所捐赠的。按梨园行的规矩,农历三月十八日为戏子和官工日期,这一天要祭祖师爷,而且不准唱戏,决不许违犯。违犯者要受到惩罚。受罚人捐此匾以警示自己日后勿再犯。
5.音韵悠扬
戏曲演出团体内部各个方面的工作人员,归纳起来,在过去被称为“七行七科”。所谓七行,就是七行演员;而七科则是演员之外负责与演出相关的各项事宜的人员组织。此匾中所记录的129位音乐科同人即为七科中一种,主要负责音乐伴奏的文武场乐手,包括鼓师、琴师、大锣、小锣、铙钹、月琴、三弦等伴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