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元级拍品:被一扫而光 专家:此状况不会持久

去年岁末举行的秋季艺术品拍卖中,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价逾千万元的拍品竞拍踊跃,往往一扫而光,使内地有些拍卖公司的总成交价堪与香港相抗衡。如匡时艺术品拍卖中,有14件拍品跻身“千万元级”,是前三年拍卖中超过千万元拍品数量的总和,匡时的总成交价额也大幅提高至7亿元。“好光景”能否持久?业内人士表示担忧:“好东西越来越少,2010年恐难再现去年的辉煌。”
古代书画宫廷艺术品吃香
古代书画和来自宫廷的艺术品是“千万元级”拍品的主要成员。如古代绘画拍品,渐江的传世作品极少,《峭壁竹梅》被录入《中国古代书画图录》。这次《峭壁竹梅》与郑约的《咫尺神游册》,双双以1097万元成交,创出个人作品拍卖纪录。《咫尺神游册》是日本现代收藏大家山本悌二郎“澄怀堂”旧藏,册后有号称华亭双璧的董其昌和陈继儒的题跋,是郑约传世仅见的作品。清“扬州画派”名家华新罗的名作《明妃出塞图》,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昭君出塞”,经过多轮竞价,最后以1232万元成交。晚清重臣李鸿章的珍藏《乾隆御制缂丝“三星图颂”》,最终以2800万元成交;雍正37岁身为“和硕雍亲王”时所作《楷书金刚经》,以4032万元折桂,刷新了清宫御笔类拍品成交纪录。此外,道光皇帝极为钟情并三次题诗的《道光绮春园骑射图卷》也以1680万元易主。
民营企业主成“新生力量”
高价位的拍品之所以“红火”,关键是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一批“新生力量”。据了解,其中不少是民营企业主,将多年的积累投向艺术品收藏,以求保值或升值。对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的艺术拍品,他们自知眼力不够,抱着一个信念:买最好的、最贵的。因此拍卖场上出现了对千万元的东西争得“热火朝天”,而举槌百万以下的拍品时气氛却平淡无奇的怪现象。匡时总经理董国强说,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前两年艺术品市场滑坡严重,拍卖中鲜见顶级艺术品。去年底经济好转,积了两年的东西一下子涌出来,量自然多了。
但“好东西”,尤其是古字画,卖一件就少一件,收藏家买去,不会马上再放手。当然,也有人把这作为“生意经”,买进卖出。但由于拍卖场上的“火热”情绪,把有些拍品的价格一下子推高了许多,如在短期内再推向市场,很难有“承接盘”。如张大千1965年创作的《瑞士雪山》,既是他晚年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极少见的巨幅泼彩泼墨作品之一。《瑞士雪山》以5264万元天价成交,不仅打破了张大千作品内地拍卖纪录,也打破了2002年由香港苏富比《泼彩朱荷》屏风保持的张大千作品全球拍卖纪录。再如,2008年秋季拍卖中流标的董其昌天启元年(1621年)作行书《龙神感应记》手卷,当初估价850万元,因无人举牌,只得抱憾流拍;但在一年之后却拍出了4480万元高价,让许多人感到意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