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艺拍市场的切肤之痛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金额已经突破200多亿元,创下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历年来的最好业绩。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国内艺术品交易中心城市,在去年更是拍出了一系列在拍卖市场上叱咤风云的拍品。不过,在全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牛”气十足的氛围下,却有一个现状让成都的收藏人士感到透心凉,那就是:作为“中国收藏第三城”的成都,如今艺术品拍卖市场却急剧萎缩,拍卖会寥寥无几,整场成交额甚至比不上人家一件艺术品的成交价。日前,记者在采访一些业内人士时,他们都对当前成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现状感到痛心和失望。
底气不足 拍卖会寥寥无几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陷入了“冰点”。不过在2009年,国内一些龙头拍卖公司纷纷调整拍卖战略,通过精减拍品,在精品上下功夫,2009年春拍依然取得了68.85亿元的拍卖成绩,而那些在拍卖市场上频繁出现的“天价”拍品,以及众多拍品均以高出估价数倍的价格成交,不仅没有让人看到“冷清、萧条”的迹象,而且也让业内人士对艺术品拍卖市场充满了信心。在2009年春拍结束后,众多业内人士还发出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企稳回暖”的感慨。
随着2009年全球经济形势不断好转,以及经济的逐步复苏,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也是率先复苏,并于去年秋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多家拍卖公司的秋拍成交总额都突破了亿元关口。同时,在去年秋拍市场上,中国书画、家具、钱币、邮品等板块的世界拍卖纪录也再次被刷新。而全年国内的艺术品拍卖业绩更是创下了历年来的最好成绩,达到了200多亿元。
虽然,去年全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回稳转暖,但作为“中国收藏第三城”的成都,本地的拍卖公司却显得底气不足,大多处于保守观望,按兵不动。在去年上半年,仅四川翰雅和成都诗婢家两家拍卖公司推出了春季拍卖会。即使是去年春拍市场传递出复苏信号,面对秋拍,成都的本土拍卖公也没有受到鼓舞。据了解,在2009年下半年,成都的秋季拍卖会也是寥寥无几,仅有四川嘉禾、四川川鑫、诗婢家三家拍卖公司挑起了本土秋拍大梁。而曾经是本土艺术品拍卖市场领头羊的四川嘉诚、成都梦虎、天府艺源、成都金沙等公司因为诸多原因,缺席了2009年秋拍。也就是说,在去年,成都本地共举行了5场拍卖会,与2008年相比,拍卖会萎缩了一大半。
整场拍卖不及人家一件拍品
在2009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最大的特点,一方面是拍卖公司的整体成交业绩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是天价拍品以及拍卖场次明显增多。以北京为例,在2009年拍卖季,一共举行了348场拍卖会,总成交额为103.98亿元,比2008年拍卖季增长了1.5倍,艺术品拍卖实现了历史新突破。其中最让人兴奋的是,在2009年拍卖季,成交价突破1000万元的拍品超过了50件,其中有4件拍品的成交价超过了1亿元。而在这些成交价超过千万的拍品中,许多拍品的成交价均创造了新的拍卖纪录。可见,在2009年,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
面对全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火爆,成都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李先生的失望是无可掩饰的。他说,在去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无论是中国书画,还是瓷器、杂项,都是大量创纪录的时代,而在成都,一场拍卖会的成交总额甚至不及北京、上海等地拍卖公司一件拍品的成交价。可见成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不是一般的“低迷”。
据记者了解,在去年成都举行的5场拍卖会,仅有四川嘉禾的秋拍成交额达到了3079.48万元,这也是2009年成都本土的唯一一家成交额上千万的拍卖公司,而其它拍卖公司的成交额则显得非常“可怜”。像四川翰雅的秋拍,成交总额仅有120余万元。尤其让整个收藏界感到震惊的是,在这场拍卖会上,一些瓷器拍品的成交价还一度拍出了50元的“地摊价”,这在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是十分罕见的。而多年坚持艺术品拍卖的成都诗婢家,春秋两季拍卖结果也不理想,其中春拍的成交总额为451万元,而秋拍也是不升反降,仅有区区的380万元。
何时走出艺拍泥潭仍是谜
成都,经常被人们冠为“休闲之都”的城市,是艺术诞生的沃土,再加上成都拥有全国著名的古玩市场——送仙桥古玩艺术城,因此最近几年,成都也被业内人士称为,除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国收藏第三城”。按理说,成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理应走在西南乃至全国的前列,然而事实却非如此。
据中国拍卖业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自2007年以来,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总额都在200亿元以上,但四川这几年的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均不到1亿元。也就是说四川每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还不到全国1%的份额。实际上,在西南地区,目前云南、重庆两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活跃度,已经超过了成都。像2006年云南典藏拍卖公司举行的秋季拍卖会,其成交额已经突破了1亿元大关,然而成都每年举行的艺术品拍卖会,其成交总额大多只有几百万元,而成交总额上千万元的拍卖这几年也不过两三场,几乎也没有一家全国知名的拍卖公司。
对此,著名鉴定家、收藏家萧平安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成都拍卖公司在拍卖前期宣传工作不够深入,造成拍品征集十分困难,特别是上档次的拍品很难出现在拍卖会上,很难对有实力的买家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其次因拍卖公司整体缺乏市场运作经验,即使偶尔有高档次的拍品出现,也会因为没有实力的买家现身而惨遭流拍。因此长期以来,成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给人的感觉是拍品质量普遍偏低,拍卖会规模小,其艺术品拍卖市场长期处于泥潭也就在情理之中。
萧平安告诉记者,要改变目前成都艺术品拍卖市场长期低迷的现状,除要借鉴国内一些龙头拍卖公司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外,一定要在拍品质量上下功夫,多征集一些高档次的拍品,以此来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买家。同时,本土的拍卖公司还要加强自身品牌建设,逐步使自己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拍卖公司。而且各拍卖公司还要在特色专场上多下功夫,在样式上寻找新的突破,并以此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最后,拍卖公司之间一定要加强合作,相互沟通,无论在货源上,还是在客源方面,都不能稿恶性竞争。只有拍卖公司之间相互合作,多场拍卖会“交相辉映”,这个市场才能真正做大做强。
不过,萧平安认为,由于长期以来成都艺术品拍卖市场固有的经营模式和运作理念已经形成,要想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全新的改变,估计很难办到。再加上北京、上海已经成为国内艺术品交易的中心,而且四川周边的重庆、云南等地艺术品拍卖活跃度已超过了成都,这无疑更让成都处在了夹缝之中。因此,综合来看,成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何时走出泥潭,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