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从真中来 ——“松石友”山水画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天高地厚-李春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悠然见云山-杨永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溪亭客话-张和平

由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美术馆共同主办,北京博岚腾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市润福通商贸中心共同协办的“松石友山水画展”将于2010年1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此次画展是松石友画会成立以来的第七次大展,参展作品61幅。参展画家有:李春海、李发增、高北峰、程振国、杨永安、周曦、赵刚、张进、张和平。

“松石友”是以梁树年先生的弟子为主体的画家集群。2003年3月,在梁老先生的关怀支持下,“松石友”画会在京成立。“松石友”的命名,源自梁树年先生的一首七言诗“松问石头岁多久,石头边笑边开口:我们同在耐雪霜,相伴自是忘年友。”画会成员的创作重视抓第一感觉,注意观察和感受主客观的对应关照,强调澄怀味像、应目会心、应会感神的意象观察。在反反复复的写生实践中,他们渐渐理解了老师那句“写生要写魂,写魂胜得真”的至理名言。认识到“魂”是通过应目、味像,从自然物化出来的精、气、神,是从脑子里生发出来的山川意象。充满精气神的山川,则生则活则灵,反之则僵则死则木。在宏观驾驭山川意象的同时,他们也不放过山石、树木的细微描绘,根据物象的自然体貌、纹理进行写生,不求手顺,但求找到适合自己、适合画面,又适合对象的笔墨语言。在写生过程中,他们运用前人笔墨,但不照搬,不套用,把程式化的笔墨放在一边,根据物象,凭感觉去画,在无法中求法,在求法中立法,从而创造新的笔墨语言。

在经过了前面六次展览之后,画会成员针对画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继续写生观察,以唤起鲜活的感觉,激发创作灵感,创造新的意境和探索新的绘画语言。习画多年,每位画家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观察方法、取材视角、构图样式、笔墨语言,不管是细密的,还是潇洒的;不管是凝重的,还是疏远的,都来自于画家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九位画家秉承恩师梁树年先生“画从真中来,不受真所限”、“深师古人,深师造化”的教导,深入生活、深入大自然,潜心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以弘扬民族文化,推动当代山水画创作为己任,通过不同的意境、构图、笔墨、色彩来表现祖国壮丽山河。他们的作品给观众一种新奇之感,在虎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奉献给人们一次美的享受。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