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摄影作品多"金矿" 魅力逐渐显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年来,影像拍卖市场可谓好戏连台。在今年的春拍中,中国嘉德、北京诚轩纷纷推出了影像艺术拍卖专场。当众多投资者将眼光放到了其中的当代名家作品的时候,早期中国摄影作品的魅力却在逐渐显现出来。

提起早期中国摄影作品,就不能不提到郎静山,在今年的春拍中,郎静山作品再创佳绩,他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狮子望太平》,估价25000至35000元,成交价达到了18.7万元。老一代摄影家在创作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如郎静山的“集锦法”侧重于整体造型简洁、朦胧,像用淡墨在宣纸上勾勒点染出的一幅雾景。与此相比,另一摄影大家卢施福则侧重于逼真、简洁。在此次拍卖中,卢施福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鸬鹚》,估价8000至10000元,成交价达到了66000元,卢施福尝试对于真正的生命姿态进行捕捉,鸬鹚体态鲜活,尖喙、羽翼和尾巴构成充满动感的弧形,它立在水边的礁石上,与干枯颓败的芦苇形成鲜明对比。影像锐利而细腻,画面的层次变化也很丰富微妙,是难得的保存完好品相精美的早期摄影作品。

与卢施福有同样摄影理念的还有陈传霖,他曾经说过,“摄影一术,是现实主义,不含有丝毫欺骗和蒙混”。在今年的春拍中,他的《峰回路转》,估价10000元至12000元,成交价为46200元。《峰回路转》风格朴素健朗,沉稳有力,是陈传霖身体力行地提倡即时与纪实的影像风格的见证,在中国早期艺术摄影历史中的价值不应低估。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选择摄影作品拍卖中,与其追逐市场潮流,关注当代名家的摄影作品,还不如从中国早期摄影史入手,寻找具有一定历史地位的摄影家作品,挖掘真正的“金矿”。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