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笑容 依旧灿烂(组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为“2009北京世界设计大会”期间的一个重要展项,“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文献展”日前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展示了中国20世纪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大量的招贴、杂志、报刊等平面设计实物与相关文献,形成了对20世纪中国设计发展及社会生活形态较为完整的展示与解读。据介绍,这些宣传画多是从中央美术学院院藏的万余件招贴作品中挑选出来的经典之作。此次展示不但面对的是设计界,更吸引了许多对老海报,老宣传画痴迷的收藏者前来观摩。此前,对于老海报、老宣传画的价值定位缺乏一个学术标准,此次展览在提供大量原作的同时,也提供了准确的学术标准。

记录岁月风貌

“宣传画”在新中国建国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为最主要的平面设计传播媒介,同时也在新中国的美术创作和政治生活中地位独特,影响重大。作为当时最为常见、对于设计者而言也代表着最重要艺术成就的“宣传画”创作与发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集聚着中国美术界、设计界的精华力量,这批作者以开拓者的勇气与社会主人公的精神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投身新艺术形式的创造,在当时条件与艺术氛围下,为新时代风格的美术作品与设计样式作出了努力。

作为曾经在百姓生活中经常可见,而如今又十分陌生的宣传画,无论是原稿或者是印刷品,都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收藏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张贴于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的宣传画,曾经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从1952年至1992年,仅仅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年画、宣传画就达5000余种,累计印制发行25亿多张。从收藏市场上来看,宣传画的收藏对象通常是指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70年代末期间发行的作品,它所涉及的题材相当广泛,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宣传画之所以能够在收藏市场上“长盛不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汇聚了大量著名画家的心血,其中不乏艺术技巧出众的精品。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