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论坛此起彼伏 艺术品市场将迎来“爆发时代”

展览论坛此起彼伏 重要人物接踵出现

继“艺术北京”、上海艺博会之后,另一高端的论坛上周末在北京召开——肇始于英国的“全球艺术品收藏论坛”首次来到中国,在北京举行高峰论坛,加之此起彼伏的艺术展览、艺术讲座等等,如今的艺术市场,已经火热到了开始影响到普通人生活的地步,因此关注艺术市场已经成为了全球精英的必修课。专程出席此次论坛的前英国艺术基金会主席David Barrie先生认为,如今的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爆炸式发展”时代,其中中国市场更是如此,在全球艺术品市场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市场仍保持着递增60%的速度。

“全球艺术品收藏论坛”肇始于英国,其核心是由英国“战略对话研究院”简称ISD)创设的“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主题论坛。它邀请全球最顶级的收藏家、艺术基金会、艺术捐助人或机构、美术馆与博物馆的策展人或馆长、艺术院校院长、知名专家等收藏界顶尖人物,以及与艺术品创作、收藏有关的政府机构首脑参与。这个一年一度的论坛始于200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会址均设在伦敦市中心距白金汉宫不到200米的一座18世纪建造的斯宾塞宫中举行。

这是全球唯一的关于艺术品收藏的高端论坛,也是5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全球峰会之一。该论坛一直坚持高端的原则,与会者均为世界收藏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权威人物;论坛同时又强调私密的原则,所以还称作“闭门会议”:谢绝大众传媒的采访,甚至任何与会者的发言被会议报告引用时都不提及姓名——尽管如此,由于与会者背景的高端性,使该论坛对全球艺术收藏界影响深刻,是公认的价值风向标。

关于来北京举办“华彬全球艺术品收藏论坛”是因为中国的世界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主办方提到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全球艺术品收藏论坛”第一次走出西方文化中心——欧洲,移址北京。

在北京举办的两场公开论坛中,来自美国、英国、中国等世界艺术发达国家的资深艺术分析人士,就“公共收藏的现在与未来”和“直面金融风暴的私人收藏与艺术市场”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些成功的收藏家还总结了艺术市场从当前经济形势中所汲取的经验与教训,以及私人收藏和画廊应对动荡的艺术市场所采用的策略问题等。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