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观感
众所周知,中国的当代艺术是受几千年本土文化的滋养和西方百年艺术的影响,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的当代艺术已形成泉涌之势,并迅速蹿升。而如今金融危机,中国当代艺术同样受到了重大冲击,在危机的声浪中,中国许多艺术家开始冷峻的思考,中国的艺术该如何发展?是立足于本民族文化还是附庸于西方世界的价值观,无论走哪条路,无疑都将注定艺术家这条路充满艰巨和挑战!
中国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前,艺术家是很难靠卖作品生存的。当时从事艺术这个行当的人,在生活上大都比较清贫、辛苦,但对艺术的追求却很执著、虔诚。记得1998年我来到北京,没有其他奢求,只要能让我继续从事我喜爱的事业,再苦再累都无所谓。曾经有一个时期交不起房租,吃饭都成问题,可以说整天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正是因为如此,才磨炼人的耐性,会对生活和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会认真、严肃思考一些问题。艺术家哪一个没有经历过艰苦奋斗的心路历程呢?正是有了这批艺术家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为2003年和2004年以后中国艺术市场繁荣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2003年至2004年,艺术市场迎来了初春的阳光。我们兄弟也是在这时有了间真正属于自己的工作室,虽然只有50多平方米,但对于我们来说弥足珍贵,因为我们终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从2004年中国艺术市场伴随国外艺术机构、基金会的大量涌入,加上本土各个收藏机构和一些民间收藏家的介入,使得曾经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也随着艺术市场的走向升温、发烧、继而火爆。艺术家的职业也随之两极分化:一些艺术家由于身价不断抬高,开始大量雇佣助手或艺术家,帮着“赶货”。甚至于一些刚出道的画家,经过一番精心的包装宣传,仅用一两年的时间作品就能翻到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而其他艺术家也不甘示弱,争先恐后加入到“拜金”的狂潮中。或许在外人眼中,只要画家大笔一挥,大把大把的钞票就进了口袋。有的人说这是艺术的“百花齐放”,也有人戏称这是艺术界的“春秋战国”,还有一种说法这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总之,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也为整个艺术市场包裹上了华美的“皇帝新装”。
一些投资机构把收买到的一些天价作品作为自己谋钱的手段。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无形当中导致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畸形发展,艺术被赋予了更多的功利性。本土艺术开始媚俗屈从西方的价值观,出现了一批媚俗文化、流氓、泼皮艺术家,并肆虐蔓延。这时候正值北京艺术区盛行之时,很多人抱着淘金之梦纷沓而至,甚至国外的艺术家也纷纷前来凑热闹。这时搞艺术的性质已经悄然而变。
2008年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艺术市场也同样未能幸免。如今798由于物业经济利益驱使日益商业化,渐渐演化为背离艺术、蜕变成面向旅游观光团和各大时尚奢侈品的展示窗口,放眼望去,昔日的画廊已门庭冷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小商小贩的热闹吆喝声。受此影响,北京许多大大小小的艺术区,随着政府大规模改造和拆迁、人去屋空,一片萧条。很多人不免感慨、叹息!
中国的当代艺术能在短短30年走完西方上百年的历程,并且对世界产生这么大影响力,真是创造了奇迹,金融危机只是暂时的,我想这未必是一件坏事,反而及时给一些头脑有些发胀的艺术家“洗个冷水澡降降温”,不管任何时候,艺术家都要坚守自己的理想,而不必受外界纷扰,古人说的好“否极泰来,重申鲲鹏之志。”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