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玉之外觅古玩新贵

随着秋拍即将拉开帷幕,许多投资者又开始寻找新的投资对象。作为重要的投资门类,古玩历来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但是随着瓷器、玉器价格不断升高,还有什么价格洼地可以发掘呢?

在即将于10月举行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水松石山房藏珍玩专场--乾隆专场无疑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其中清乾隆·御制仿雄黄料纸槌瓶是其中的重要拍品之一。此瓶色彩搭配,浑然天成,或为山水景致,或成袅袅炊烟,或形百态万物,亦同样体现道教所谓无极之境界,仿雄黄料器是清宫造办处玻璃厂最早生产的料器之一。

料器又称玻璃器,是中国明清两代普遍使用的工艺品制作材料。

料胎画珐琅是由铜胎画珐琅发展而来,但比铜胎或瓷胎珐琅来说,技术要求极高。因为玻璃与珐琅熔点非常接近,在所覆绘画焙烧的过程中,若温度低了,珐琅釉不能充分熔化,则呈色不佳;若温度高了,胎体变形,即成废品。乾隆初御主画珐琅工艺发展至顶峰,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洋风仍是潮流,对画工和设计上有一定的影响,虽然不同的珐琅器采用相同的主题,但整体的设计效果各异。从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来看,虽然大多数的料胎珐琅器都是鼻烟壶,但也不乏其他品种。像2005年秋拍的时候,香港佳士得拍卖行就曾推出过一只清乾隆·御制料胎珐琅彩绘山水人物纹杯,成交价超过了190万元。2006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推出的一只清乾隆·白料胎画珐琅花石凤纹瓶,成交价为63.6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香港的拍卖市场上,一件御制料胎画琺瑯西洋母子图笔筒拍出了6700多万元,这无疑带动了料器拍卖市场的崛起。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