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中国画何以拍出乍舌天价 探天价中国画背后故事
被誉为京城春拍“收官之战”的北京匡时春拍古代书画专场上,八大山人的传世名作——《仿倪云林山水》以1100万元起拍,在两位买家穷追不舍的“叫板”中一路走高,最终以8400万元的成交价(含佣金)落槌,创造了中国书画拍卖价格新的世界纪录,这幅《仿倪云林山水》也由此成为了史上最贵的中国画。
一幅中国画何以创下8400万元的天价?哪些因素主导其市场价格?近日,《中国经济周刊》笔者采访了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匡时”)总经理董国强,试图探寻天价中国画背后的故事。
“意外”的新纪录
从5月初开始,各大拍卖公司今年的春拍就相继开槌,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似乎有些消散,但整个“09春拍”还是一直处于“平稳而无亮点”的状态。虽然媒体上会时常出现诸如艺术市场展露“春的消息”这样的字眼,但是“春”,似乎更多的还只是“消息”。而惊喜却在最后时刻——作为京城几大拍卖公司中最后登场的北京匡时春拍于6月26日结束。当天下午4点30分,在北京匡时春拍的古代书画专场上,1033号拍品八大山人的《仿倪云林山水》以1100万元起拍价开始竞拍。对于这件从预展时就相当热门的拍品,出价的买家很多,价格也迅速攀升,但是当竞价达到3000万元以上之后,就只剩下坐在场内最前排的一位买家和一位用电话委托的场外神秘买家了。
“场内那个买家是刘益谦。”一位参与了此次竞拍的藏家张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还表示,对于这幅《仿倪云林山水》,他的心理价位是3000万。“我和其他买家也聊过,心理价位在2000万—3000万的居多。”他说。
刘益谦是今年拍场上的热门人物,在媒体的报道中,初中未毕业的他,做过皮包生意,收购过国库券,后成立“新理益”公司收购法人股而暴富,是上海鼎鼎大名的“法人股大王”,他最近因为频频在拍卖会上购买天价艺术品而在收藏界名声鹊起,并以志在必得的“彪悍”作风闻名拍场。
在之后的近半小时时间里,两位买家穷追不舍、激烈“厮杀”,每次价格突破一个千万关口,现场就会迸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在经过了无数次的叫价之后,最终这幅《仿倪云林山水》在场外神秘买家7500万的委托叫价中落槌,加上12%的佣金,最后成交价为8400万元!
这个价格改写了2007年中国嘉德秋拍中明代仇英《赤壁图》创造的7952万元的中国书画拍卖价世界纪录。
“这个结果应该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北京匡时总经理董国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尽管拍卖已经过去,但是谈到“八大”,董国强还是有些激动。据笔者了解,八大山人此前的拍场纪录,最高价基本都在3000万元左右。
在北京匡时的预展图录中,《仿倪云林山水》的预估价是1200万—1400万。“在拍卖中,成交价最终超过预估价几倍甚至十几倍经常会出现,特别是高价位的拍品。”董国强解释说,预估价或者拍卖底价,只是委托人和拍卖公司协商的一个价格,一般拍卖公司会希望底价低一点,这样关注的人也会比较多,而委托人如果比较信任拍卖公司也会同意较低的底价。
“比如这次八大山人的这件作品,虽然底价是1100万,但是对于这个行业里面的行家来说,都知道(最终成交价)3000万以上是肯定的。”他说。
对于这幅画的买家,各方都有不少猜测,但是这位神秘的买家始终非常低调,“买家不愿意透露身份,我们也只能尊重他的个人意愿。”董国强说,“我只能说这是一位海内外知名的收藏家,因为花这么大价钱去买古画的人一定不是新人,一定是收藏古画很多、实力很大的藏家。”
藏家张先生对于8000多万的成交价也表示很意外,“买家一定非常喜欢这幅画,绝不是单纯出于投资目的。”
三大因素促成“天价”
尽管有些出乎意料,但是董国强认为这幅《仿倪云林山水》创出如此天价也并非“拍场意外”。董国强从1994年中国拍卖行业刚刚起步就开始接触拍卖,他认为影响一幅作品市场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作者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以及该作品在该作者创作史上的地位;二是作品留传是否有一个很详细的脉络;三是曾经的出版、著录和展览情况。
“一幅作品的市场价值首先要看它的作者在美术史上的地位。”董国强说,“然后看这件作品在他本人的创作当中是不是一个很好的作品,是不是代表作。有时候很好的画家也有很差的作品,比如有些是应酬的作品、随意的作品或者是习作。”
“八大山人是我国清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在美术史上的低位非常显赫,甚至可以说提到中国古画,石涛(明末清初“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是两个无法绕过的话题。而且八大山人的作品传世非常少,保存完好的就更少了,与《仿倪云林山水》同级别的画几乎都在各国博物馆中,能流传到民间的非常罕见。”董国强说。
而此次拍卖的《仿倪云林山水》,是八大山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数十年来,它几乎出现在内地、台湾及美国所有有关八大山人的出版物里,八大山人的全集、画集、编年集等几乎无一未收,据不完全统计,前后出版就达二十余次之多。而美国和台湾各种重要的八大山人作品展更是少不了它的身影。
“在现在的市场上,出版过的东西和没有出版过的东西,价格相差会很大,这说明现在很多人买东西要买可靠的、最没有争议的东西,那么过去的出版、著录和展览就变得非常重要。”董国强说。
而《仿倪云林山水》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它曾经被两大权威收藏家收藏过,一位是著名的八大山人研究权威及收藏家王方宇(1913-1997);一位是中国画收藏领域的泰斗和关键人物、20世纪中国字画收藏六大家之一的王己千(1907-2003)。特别是王己千先生,还在该画的签条上题写了“上上神品”四个字。
“一张画有没有被名家收藏可能对它价格的影响会在两倍到三倍,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留传有序’的重要。”董国强解释说,“王方宇是全世界公认的研究八大山人的专家,他收藏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捐给了博物馆,留传到市场上的非常少。他之后另外一位收藏家是王己千,是海外中国书画鉴定的第一人。他们对这个作品的看重势必会影响其他买家。”
据笔者了解,古画的造假作伪在收藏市场上比较严重,有圈内人向笔者透露,真伪比例甚至会在5%:95%左右。“买名家藏品实际上是在‘抄近道’,当然也就要多花钱。因为你是在借助前人的眼力买东西。”董国强说,“如果想凭自己的眼力‘捡漏’,可能会花小钱,但是能不能买到好东西就很难说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