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 中国艺术市场的“成人礼”
在以往被认为金融“避风港”的艺术市场,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也没有避免,已经明显地危及了艺术市场。市场的低迷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猜想,它已经成为了现实。从9月份开始,艺术市场开始了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衰退。首先看一组近期结束的秋季拍卖数据(不完全统计),但已可以大体窥其面貌。
拍卖数据曲线成为艺术品市场的晴雨表
10月4日香港苏富比2008年秋季拍卖会,总成交额近1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是96,605.498万元,比2008年春季拍卖会175,478,719万元的总成交额减少78,873,22万元,下降了51.3%,比2007年秋季拍卖会153,688,839万元的总成交额减少57,083,34万元,下降了37.1%。
10月19日,伦敦佳士得的战后及当代艺术夜场拍卖,大部分拍品的成交价都没有超过预估价格。全场仅有的3件中国当代作品,流拍1件。中国当代艺术家曾梵志的作品《无题》超过了预估的18万英镑,以28.9万英镑的价格成交。
11月12日,中国嘉德2008秋季拍卖会于北京落槌。在为期三天的拍卖中,包括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邮品钱币铜镜等在内的共18个专场悉数上拍,总成交额逾36,035,827万元人民币。
我们从这些数字中感到了阵阵寒意。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扩散到全世界,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纽约、巴黎、伦敦这些中心地带的艺术品价格已经下降,同时在新兴的艺术市场,比如围绕在中国香港、迪拜的区域的价格也在下降。在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新兴艺术市场尤其令人失望。在佳士得拍卖行中东分部在10月29-30日的拍卖中预期成交量是32-43百万美元,而实际结果只有16.9百万美元。 2007年在香港苏富比的流拍率不到10%,今年同样的拍卖,比率达到了29%。
2009年应该是整个市场衰退的一年。在最近的1990-1992年艺术市场衰退期,两年中价格下降了44%。市场的大幅调整是可想而知的,特别是考虑到在过去的近几年里,投机的行为已经成为市场交易活动的主体:在美国,从2005年1月份到2008年1月份,艺术品的价格上升了67%。在全球范围内,同一时期的艺术品价格上升了48.9%,与同一时期的主要股票市场相比,艺术市场的增长率更快、更强势。股票市场对外界的反应更灵,Fed 或ECB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在瞬间影响到国际金融市场的价格。而艺术市场在遵循着另外一种不同的轨迹在运行。像房地产市场一样,艺术品市场不会立即受到局势的影响,这使得它经常要花几个月才能显现出来。
Artprice做了一个能够实时地反应人们的信心水平的信心指数栏目,随着股票市场的急剧下降,在10月初艺术市场信心指数突然下降13%。这种悲观情绪更大程度上是基于对未来艺术品价格的担心。在夏季的不到1/4的受访者认为本年度的艺术品市场会收缩,而在10月比例上升到一半以上。
能看到的并不可怕,看不到的才可怕。也许谈到艺术市场的衰退,大家几乎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因为金融海啸。的确,是受到金融海啸的原因,但是以前被认为是资本避风港的艺术市场,为什么今天同样会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以及受影响的程度几何呢?艺术市场为什么会变得这么脆弱?这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艺术市场的金融化
艺术评论家赵力的一篇文章写到,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品市场跟金融市场几乎是分离的,经过大量测算,两者几乎没有关联。但是,近几年,整个金融迅速衍生化,它已经衍生到各个层面,包括艺术品市场。现在艺术市场领域就存在大量的对冲基金。
事实上,不少海外的知名银行都开设有艺术品咨询服务项目,属于个人理财的服务领域。瑞银自身也从事收藏、交易、买进卖出,并以此影响艺术品的价值和客户的买卖行为。瑞银的Art Banking是一个成立30余年的收藏和顾客服务机构,其收藏系列包括钱币、古董、传统绘画乃至当代艺术,不仅时常举办收藏作品展览,目前还利用网络策划各种网上艺术展览。
在美国的银行中,JP摩根和花旗银行也有艺术投资的顾问服务。JP摩根是最早从事当代艺术收藏的美国银行,1959年至今这方面的收藏达到了3万件。JP摩根还赞助纽约当代美术馆在曼哈顿的扩建,等等。JP摩根自身所拥有的巨大艺术资产以及对当代艺术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确立了其在艺术投资咨询服务上的优势和品质。花旗银行通常以策展的方式在世界各地向有投资潜力与愿望的客户介绍那些成功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从而有效地引导客户的购买趋向,同时又凭借其在鉴定估价和增长预测诸方面的专长凝聚艺术品的高端买家。
其实在中国,艺术品金融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2004年11月,东方国际拍卖公司举行了国内首家以金融与收藏为主题的艺术品拍卖,拍卖总成交额达3103.419万元,成为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拍卖行业的一个创举。2005年至2006年,暴涨、井喷、飘红等高频词语延续不断,整个艺术品市场的价值体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系列艺术品的天价成交纪录频频爆出,这一切皆源于艺术品投资的逐渐金融化。2007年6月18日,民生银行推出“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成为内地第一家涉足艺术品投资领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艺术市场的金融化,使得艺术市场与金融行业的联系更为密切,同时也因为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以及人们传统观念中“艺术市场是资本的避风港”这一认识,使得人们对艺术市场放松了警惕。对艺术品的收藏,不再只是传统市场中艺术爱好者占主导地位的人群,真正用于收藏的比重变得越来越小,随之而来的是,投资行为的频繁交易。中国当代艺术由2000年的刚刚兴起,到2008年初的持续火爆,再到现在的进入寒冬,可以说正好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金融化的这一过程。其实在此之前,上世纪90年代日本艺术市场也遭遇了同样的衰退。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日本艺术行业也同之前中国艺术市场一样持续火爆,人们对艺术品的热情有增无减,日本人曾经花8250万美元购买了毕加索的《加歇医生肖像》,随着凡·高的《向日葵》《鸢尾花》和《加歇医生肖像》被买下,大量三四流印象派作品同时流入日本,但是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到来,这些当初高价买来的作品打5折都难以出售,银行仓库堆满了抵债的画作。
艺术品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建立在信心基础上的不断成长的市场,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与金融等其他行业的发展休戚相关,成为串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面前这次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艺术品市场当然不可幸免。
现有艺术体制的不完善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艺术市场不健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混乱上,其实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概念来自西方。西方传统意义上,一级市场的经营主体是画廊,二级市场主体是书画拍卖会及博览会等。一级市场呈萎缩状态,所以当代画家往往直接把作品送到拍卖行销售,这样拍卖行实际充当了一级市场角色,这同时也造成了一级市场的弱势。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这也是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艺术市场,特别是当代艺术市场体制不健全的重要原因。
然而,“二级市场”的划分毕竟只是西方的成熟模式,未必可以适合当下内地的艺术品市场。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画廊和拍卖行这样的角色,有的只是画店,也就是说中国没有西方相对成熟的艺术体制。改革开放后,由于艺术资本的介入,要求必须有相应的机制来匹配,而中国传统上的画店又不能承担起这一责任,由此而引起了国外画廊和拍卖行体制的进入,也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的模式。但是这种体制在中国产生了水土不服: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国情,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所对接的艺术市场体制,而中国在某种意义上处于初创阶段,画廊体制和拍卖行体制对于中国市场来说都是全新的,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没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概念,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业内批评中国艺术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混乱的这种说法,没有考虑到中国与西方国情的差异。
现实的中国处于方兴未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过程和结果,都不可能绝对重复西方的“二级”模式,必然具有突出的中国特色。
鉴定体制的缺失
在艺术品商业化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艺术品真伪的鉴定也变成了市场交易中的一个关键。究竟谁在艺术品鉴定中拥有最终鉴定权?是艺术家本人,还是第三方鉴定机构,抑或是司法裁判?
“从法律上来讲,鉴定权应该归属于具有鉴定资格的机构和个人,但是当下社会上并没有一个有公信力的机构来专门承担这个工作,而由于传统的书画鉴定只能靠目鉴,缺少科学的手段,说到底只是一个主观的判断,所以总会有差错,没有谁,包括法院都不可能成为一锤定音者。”北大法学院教授何山认为。
如何鉴定、找谁鉴定已经成为艺术市场上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中国艺术市场上具有公信力的权威鉴定机构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伪造名家作品、借机炒作、最后套现,这也成为市场上去之不去的顽疾。
缺乏相应的监管机构。随着全球出现的中国文化热,中国艺术品在海外收藏界日渐走俏,但由于国内艺术品市场管理尚未健全,制约了我国文化艺术打造国际品牌。
据了解,西班牙在10年前就成立了全国性的“艺术品皇家认证机构”,由政府统一颁发资质荣誉证书,旨在保证艺术家的合法权益;在法国,艺术家要举办个人画展或拍卖活动,也必须经过当地艺术品监督部门的认可才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据了解,我国也与2006年10月份启动对艺术品和相关从业者进行登记认证的数据库工程,但是面对中国艺术市场不断变化的局势,这些努力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显得微乎其微,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金融危机是中国艺术市场的“成人礼”
在2008年初艺术市场达到顶峰以后,受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全球艺术市场成交量和成交率都双双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但随着金融海啸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实业经济也不断受到侵害。在中国,2008年10月14日,东莞排名前十位的玩具代工企业香港合俊集团(02700.HK) 被香港金融部门清盘,其在东莞樟木头镇的合俊和俊领两家玩具厂随即关闭。钢铁等行业大幅度减产,中国政府出资4万亿刺激国内需求,这都进一步显示中国的实业受到了很大影响,中国整个经济在近期内会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中国艺术行业人士也都提到了现在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对当前的形势作一个清醒的分析。其实,之前都提到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寻找到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体制,相应的在艺术市场上也存在这样一种状况,现有的艺术市场机制极度的脆弱,不足以抵抗高风险的冲击,这次的危机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适时的机会。如果金融危机来得太早,我们对于中国目前中国艺术市场所面临的问题认识不清楚,如果危机来得太晚,会对中国艺术市场造成严重的挫伤。
在中国艺术市场一路走高的时候,我们忽略了其存在的各种问题。面前这次的危机,而要积极地应对,寻找一种适合中国的一种机制。
同中国的其他行业一样,中国艺术市场受到了金融海啸的严重影响。但是我们也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也是一次重要的机会。踏过金融海啸,中国艺术市场的一次升华,是中国迈向世界的“成人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