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缺本”成关注热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正在潘家园展出的“小人书”吸引了众多藏友

“机灵勇敢的张嘎子,神出鬼没的游击队……飞天遁地的孙猴子,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化身为蝶的祝英台,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曾经几多熟悉的故事、几多亲切的人物,凝聚着人们朴素情感和审美趣味的“小人书”,如今大批展出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和藏家。

从4月9日开始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连环画交易会”,除集中展示来自全国的老版连环画,同时还举办文化讲座、专场拍卖等活动。除了平时难得一见的藏本让人大饱眼福,还有一些珍贵的“缺本”也于此次交易会期间拍卖,成为藏家追逐对象。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风靡全国,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现实生活题材,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再配以多页生动的画幅而制成。有古代的故事,也有现代的生活,还有把电影,戏剧等故事用摄影方式“搬到”书上的。当时它们不仅是儿童的最爱,也是成年人消遣娱乐的读物。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小人书”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却成为藏家热品。1990年后兴起的连环画收藏热,使“小人书”价格不断上升,尤其是一些名家作品和特殊历史时期作品,更是“身价”不菲。如2005年春季,程十发的一部连环画原稿,拍出1100万元的高价。

在本次交易会中,拍卖专场依然是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潘家园的连环画拍卖一直是该项收藏的风向标。去年连环画《三姐妹》画稿连同脚本草稿,拍出了50万元的价格,在业界引起轰动。在本届交易会中,有一批珍稀的“九五品”以上的连环画“缺本”现身。据介绍,所谓的“缺本”,是指成套的连环画再次印刷时,只印了其中的大部分,而没有印刷的少数几本就成为“缺本”。因为稀缺,“缺本”的收藏价值就非常高。据专家说,一套完整的连环画,“缺本”的价值占整套书的50%以上。据悉,本次交易会出现的这批“缺本”是某出版社的库存货,有的还盖上了“专用红章”。这批“缺本”数量大,品相佳。另外吉林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近300本样书也是本次拍卖的亮点,大部分样书上能清晰分辨出编辑校对痕迹,十分难得。

在活动期间,还同时举办“连环画知识讲座”。主讲人为享誉京津的著名连环画收藏家、天津市连环画收藏协会会长李鸿钧。他投身该领域已17年,拥有藏品万余册,不仅包括民国版、解放区版、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名家名作、各种开本的单册及套书连环画,还有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的外文原版连环画等。本次李鸿钧还与现场观众共同分享连环画收藏知识与心得感受,让初藏者了解连环画起源、发展、市场动态及收藏理念等。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