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槌起 市场释放什么信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今春艺术品市场将走向何方?如何解读市场释放的信号?

今年内地艺术品春拍将会怎样?这个春天,艺术品市场的走势因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而有些扑朔迷离。尽管内地大部分拍卖公司的春季大拍还处于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但各方人士都在敏锐地捕捉和解读着所有与艺术品市场相关的信号,试图从中判断出今春拍卖的大致走向。

春拍大幕开启 表现如何

4月5日下午,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内地藏家林先生早早地来到了拍卖现场。由250件拍品组成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国书画专场如期上拍,林先生一直站在拍场后方密切地注视着场上的一举一动。“我就是来看看”,当记者与林先生通电话时,他坦承地告诉记者。据他介绍:“到现场的人不少,举牌的人也不少,买气挺旺,成交率颇高。”

一个多星期前在北京落槌的中国嘉德2009年开年之作——第17期嘉德四季拍卖会,林先生也参加了。“拍卖现场很热闹,许多藏家只能站着参与竞拍。拍到深夜,藏家竞买的热情依然不减。”林先生向记者描述了当天拍卖的情形。

与往年一样,香港苏富比在同一时间段率先开启了今年中国艺术品春季拍卖的大幕。尽管此季苏富比在拍品数量上较以往有所“瘦身”,但丝毫未影响全球藏家、艺术品经纪人、媒体人士以及业内人士对其的关注。“好多藏家都‘出山’了。”一家拍卖行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一向都是市场的风向标,尤其是现在这个特殊时期,自然会吸引大家的目光。”

4月底5月初往往是内地多家拍卖行举槌春拍的时段,但今年大家却不约而同地将春拍锁定在5月中下旬以后举行。“在内地每次都率先敲槌的中国嘉德,此番春拍时间却定在了5月下旬。看来,拍卖公司都很谨慎。”一位业内人士还介绍说,在3月下旬多家“小拍”和4月初香港苏富比春拍后,内地拍卖公司可以根据市场表现来对自己的春拍进行有机调整。

也正因为此,3月下旬内地多家拍卖公司举行的“小拍”前所未有地受到各方关注。“完全感觉不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场次成交结果出乎意料得好。”亲临中国嘉德四季拍卖现场的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委员会常务主任张忠义这样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从成交额也不难看出,嘉德这场“小拍”的确振奋人心——总成交额逾1.4亿元。同期举槌的北京保利新春拍卖也丝毫不缺乏人气和买气,3个书画专场80%都槌下有音。涵盖了书画、古董珍玩的北京翰海季拍,估价65万元的一件清乾隆青花铺耳尊以72.8万元拍出。而早于这几场拍卖的北京荣宝第63期艺术品拍卖会,也同样战绩不俗,800件拍品拍出了2400余万元。

“艺术品市场已经显现出浓浓的暖意。”不少藏家发出这样的感叹。“小拍”的表现让不少人信心十足,但这是否预示着春拍也会同样火爆呢?

对此,北京荣宝拍卖公司副总经理刘尚勇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拍行情和春季大拍行情并非是一回事,尤其是今年参与到小拍中的都是一些具有休闲性质的资金,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收藏或投资资金。据他介绍,由于目前没有更好的投资项目,一些“小钱”便选择了艺术品市场,而小拍中的大部分拍品都估价较低,很适合这些“小钱”进入。

艺术市场评论人士牟建平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告诉记者,小拍推出的拍品质量和价位都较低,适合普通收藏者或投资者,“但大拍时那些价位较高的拍品是否有人接手,仍是未知数”。

而张忠义则在肯定小拍为今年艺术品市场开了一个好头的同时,也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认为,由于整体经济走势还是未知数,藏家出手必然会十分谨慎,“再看一看,钱再留一留,应该是藏家的大致态度。”

欧美藏家放货 说明什么

刚刚结束的20国伦敦金融峰会,中国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惟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作为一个拥有着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中国显然被认为是拉动经济恢复的重要启动力。而在艺术品市场上,中国藏家也被寄予了同样的厚望,一些欧美藏家纷纷放货套现,瞄准的就是中国藏家的“荷包”。

就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举行的同时,香港君悦酒店也成为藏家云集的地点。北京保利正在此地展示其本年度春拍的部分精品,而其中,来自著名大藏家尤伦斯夫妇的18件重要藏品无疑成为这个春季最大的亮点之一。

早在今年2月,尤伦斯夫妇将委托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在今春拍卖其珍藏的中国艺术品的消息一经披露,就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3月初即将付拍的这些藏品名单被公布后,更是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这18件藏品除了傅抱石创作于1943年的《兰亭图》、陈逸飞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踱步》、尤伦斯极为珍爱的张晓刚2米×3米的《大家庭系列》外,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7年前曾在内地拍场创下了2530万元的中国绘画世界拍卖记录,无疑是这批重要拍品中的扛鼎之作。更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18件重要藏品将以尤伦斯当年买进时的身价付拍。

同样秘藏多年、同样以低估价面市的还有刚刚在香港苏富比大显身手的8件林风眠、常玉、朱沅芷等大师的作品。这8件非同寻常的拍品,被欧美藏家秘藏了半个多世纪,但它们的最高估价不超过500万港元。

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欧美藏家出售藏品套现的举动不难理解。尤伦斯就曾明确表示,藏品的出售将为未来尤伦斯基金会的艺术收藏及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然而,面对欧美藏家纷纷放货,该不该接手似乎成为困扰不少中国藏家的问题。

“相对于欧美,中国虽然也受到金融风暴的波及,但影响没有那么大。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国藏家或投资者对艺术品市场基本持两种态度:一是谨慎出手,现金为王;二是把此时作为抄底的好时机。”张忠义认为,欧美藏家放货,对中国藏家来讲是一个机会,只要是好东西,国内有实力的藏家可以考虑积极购藏。

台湾著名艺术品经纪机构寒舍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定乾则认为,金融危机带来了财富的重新分配,欧美藏家放货套现实际上为中国藏家提供了一个藏品换手的机会,经过换手,艺术品市场将可能开始另一轮的由中国藏家主导的“游戏”。“有实力、有专业眼光的藏家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上海艺术品经纪人石建邦也向中国商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在一放一接之间,中国藏家可以通过这个机会重新整理自己的藏品,规划新的收藏专题,艺术品市场也有望形成新的收藏趋向或潮流。

虽然大部分业内人士都认为欧美藏家的放货对中国藏家来讲是一个机会,但对中国藏家究竟会不会接手这一问题,刘尚勇则认为,由于大部分藏家还是持谨慎的态度,藏家也越来越理性和成熟,因此在今春拍卖中仍然极有可能表现出以观望为主的态势,而不会盲目接手。

中国书画坚挺 如何看待250件拍品、近90%顺利易主,傅抱石的《醉僧图》以626万港元的成交价拔得头筹……至中国商报记者截稿,来自香港苏富比春拍的数据显示出中国书画在危机中的表现依旧坚挺。此前,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也发出同样的信号——中国书画5个专场总成交额达1.06亿元,平均成交率创记录地达到88%,黄苗子、郁风“ 风宦书画存珍”专题及来自海外藏家的“雅梦轩藏近现代名家精品”专场均100%成交。

实际上,从2008年秋拍开始,中国书画就释放出坚挺的信号,而今春中国书画更是成为了令人瞩目的亮点。“最重要的是,中国书画尤其是名家精品表现坚挺,起到了稳定市场信心的作用。”张忠义告诉记者。

“从整体来看,今春艺术品市场将延续2008年秋拍的整体态势,不会有特别大的波澜,价格虚高的现象将会减少。但在调整、巩固中各个门类又会有不同的表现,依旧会有亮点出现。其中,中国近现代书画中的名家精品、古代书画,尤其是书法的表现最值得期待。”张忠义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解释说,其实早在金融危机之前,艺术品市场就已经进入了调整期,这是由艺术品市场本身的规律决定的。在这之中,中国书画进入调整期的时间最早,也最长,在经受了多年的考验后,中国书画年年看涨的同时也步入相对稳定的阶段。

“在中国书画的引领下,今春的艺术品市场应该会很平稳,关键要看拍品的质量。不过,艺术品市场不可能再反弹回过去的高度,应该说,中国书画的走势已经为今春的艺术品市场定下了主要的基调。”牟建平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王定乾也认为,虽然今春艺术品拍卖的总成交量和成交比率较往年都会有所下降,也很难出现破记录的价格,但从纽约和香港的拍卖来看,中国书画表现的最为稳定和坚挺,其抗跌性也是所有的拍卖门类中最强的。他还告诉记者,从中也可以看出虽然藏家在观望,但是并没有退场。中国书画的抗跌也正说明了艺术品市场进入了健康过渡的阶段,并已经初现曙光。

拍卖行生存难 怎样应对

毋庸置疑,2009年将是中国内地拍卖公司极为艰难的一年。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月至3月北京有超过20家的拍卖公司举行了小型拍卖会,而今年举槌的拍卖公司也就10家左右。”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今年春拍将有高达80%左右的拍卖公司无力举槌。”

即便是那些经营艺术品拍卖的“老字号”、或在艺术品拍卖方面独树一帜的拍卖公司,尽管日子相对好过一点,但也不敢轻易怠慢,努力在市场上寻求新的立足点。今年2月,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公司与日本亲和拍卖株式会社在东京举行了拍卖业务合作签字仪式,探索由亲和公司在日本境内征集中国艺术品交由匡时拍卖的全新合作模式,联手开拓中国艺术品市场。“这实际上也可看作是拍卖公司求新求变以应对危机的对策。”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认为。

缩减数量、调低估价——3月初,当香港苏富比带着今年春拍精品在上海和北京巡展时,一些人士就用“放低身段”来形容该公司的变化。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明确表示,香港苏富比此次春拍将以往少而精的原则做了进一步深化,总估价较去年同期调低了20%至30%,并选择走精品路线,做到选件质量好估价低,以此吸引买家的兴趣。

“保利新春拍卖有一个新加坡藏精品书画专场无底价起拍,嘉德四季也有无底价的拍品,这在近几年拍卖中并不多见。”收藏者刘先生对拍卖公司的这种做法给予了赞赏。

除了“放低身段”外,追求“新鲜感”似乎也成为各家拍卖公司的共识。以香港苏富比为例,其把在亚洲区举行的首场红酒拍卖作为春拍的开幕战,而当代艺术板块首度呈现的“香港艺术单元”也是“价格合理的新鲜门类”。在内地拍场,不少拍卖公司也开始另辟新鲜专场,获得了各方关注和好评。

“在外部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由于藏家惜售,拍卖公司征集拍品比以前困难了许多。好东西不容易出来,拍卖公司的日子比较艰难。”王定乾说。但他同时也表示,拍卖公司和拍卖市场的洗牌,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拍卖市场这个“场子”将会更加干净,这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藏家和投资者“进场”。

“拍卖公司有生存危机我认为是一件好事。打个比方说,艺术品市场这块蛋糕本来只够100个人吃,结果却有1000个人来分,对整个市场的发展绝非好事。通过金融危机的洗牌,留下有实力的,淘汰经不起考验的。”石建邦还向记者强调话语权的概念,他认为,目前中国内地的艺术品拍卖公司没有独立的话语权,而通过这轮淘汰赛,最终胜出将是真正有实力的拍卖公司,这对争取中国艺术品拍卖的话语权显然是有利的。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