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中国学术热点之展望

《学术月刊》2009年第1期发表了一组学术文章,对2009年度中国有可能出现的学术热点进行了展望:

李维武认为,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新中国建立60周年,这些重大的时代因素会激起人们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新的反思,对中国未来愿景及相关诸问题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深入探讨,从而形成中国的哲学世界在本年度的兴奋点。

钟茂初认为,2008年全球经济的剧烈震荡,势必影响到2009年中国经济学界研究主题的走向,因此,“反思”(即对目前金融体系、金融制度、世界经贸体系及秩序、自由经济理论及制度的反思)、“复古”(即对当今主流经济学成型之前的各种传统理论进行重新审视)、“重构”(即对经济学理论架构予以重建)三个关键词,或许可以代表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研究的主要特征。

董乃斌认为,更多竹帛金石文献的出土带来了研究资料的扩展和研究课题范围的扩展,2009年将会出现两种深入:一是资料的整理与理论性研究结合的深入,二是文学研究向人的心灵深入。

彭卫认为,2007—2008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和清华大学分别在香港文物市场上获得了大批秦简和战国简,从已透露的信息看,随着整理工作的展开,将形成未来几年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热点。

刘少杰认为,理论总结、学术深化与视野扩展将会成为2009年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趋势。

何勤华认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利用、如何处理协调好司法考试与法律教育的关系等,将会成为2009年法学研究的热点。

陈明明认为,探索有效政府与责任政府的有机结合,寻求和谐社会与公民社会有机统一,研究协商政治与选举政治的合理互动,关注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的共同发展,有可能是未来政治学界研究的重要旨趣。

杨小微认为,在2009年,教育改革实践的探索和教育理论的重建将围绕“公平”、“优质”、“和谐”这样一些核心价值理念形成新的发展参照系。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