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文化消费 收藏品:一半冷清一半平稳

金融危机袭来,资本市场一片惨淡。股市下跌、楼市下挫,资产价格不断创出新低。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了许多人最关心的。收藏品市场情况如何,记者为此走访了省会文物市场——

收藏品:一半冷清一半平稳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消费

熊远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初春细雨中,曾经火爆的长沙市清水塘古玩收藏品一条街,去年以来顾客比以前少了很多。本报记者 郭立亮 摄

 

“生意?什么生意咯?从去年开始天天都没生意!”在昔日众宝汇集的长沙清水塘古玩一条街上,生意人老胡对记者问起的“最近生意怎么样”这个问题有点心烦。

2月18日下午,记者走访了长沙清水塘古玩收藏品一条街,初春潇潇细雨中,曾经火爆的古玩市场冷清萧条,近一半店铺大门紧闭,铁将军把门。整条街上,顾客稀少,许多店主靠聊天、看书、上网或者打牌打发时间。多家古玩店的门口还张贴着“店面转让”的小广告。

一般性收藏品市场冷清

一位玉器经营者讲:“最近,这里的生意真的是一天不如一天。大多数商家都在亏本。生意连房租费都挣不了。”

“金融危机之前,一些老板是真的舍得花钱,有时看好一件东西,随便一甩就是几千上万元。而现在,进店看的人都少了,更别说当真掏钱买东西的顾客了。现在,我的古玩店一周也进不来几个顾客,即使进来了,他们也都把价格压得很低,根本做不成生意。大家都舍不得从兜里掏钱,我们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业主赵先生无奈地说。

清水塘古玩城市场内的一位商家告诉记者“现在一天的顾客也不过十几个人,偶尔过来一两个通常也都是随便逛一下,大多不会买。以前每个周末整个古玩市场的成交额达到百万元以上,可是现在的成交额最多也就是几万块钱。”

也有商家不认同国际金融危机造成收藏品市场危机的看法,老胡就告诉记者:“跟金融危机没关系,去年开始就一直生意不好。很多天都做不了一单生意,根本没人来。现在,大家都是在拼老本,反正钱已经都押在这个上面了,再加上各种开销,谁也说不好究竟能不能熬过这个‘寒冬’。但是古玩界有一句名言:三年不发市,发市吃三年!钱都押上了,就算熬也要熬出头。”

珍贵收藏品依然紧俏

省古玩商店,今年却即将升格扩建为“湖南古玩城”。将经营范围扩大到文物艺术品销售、展览、拍卖以及文物鉴定培训。

对于金融危机对收藏品市场的影响,总经理郭学仁说:“没有任何影响,交易一直很平稳。”当记者将在清水塘古玩街目睹的惨淡经营的情况告诉郭总时,郭学仁笑笑说:“我们的定位不同,我们的藏品都是高档和有很高收藏价值的藏品。”

“现在的情况是价值一般的收藏品喜欢的人不多。但好的收藏品却是真的不缺买主,你价格越贵,越有人买,增值速度就越快。所以无论经济形势怎样,做古玩和收藏这一行东西一定要挑好,要挑出惊喜,发现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这需要有特别的眼光。”

收藏界专家普遍认为,目前的经济寒流,对收藏品市场影响不是颠覆性的,更不会导致市场崩盘。收藏市场的前景看好,只是现在时候还没有到。收藏最大的风险还在于眼力,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只要是看准了,在市场价位回落的情况下,其实是很不错的出手买入机会。很多低档收藏品,实际上起到的只是装饰品的功用,消费意义更强,而保值增值作用不明显,所以受经济形势的影响比较大。可是高档珍贵的收藏品就真正能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

“金融风暴对古玩艺术品市场中的精品影响不大,中低档的则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因为在钱包缩水的情况下,你当然想用它来换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郭学仁谈了自己的见解,“古玩确实是有些闲钱人的爱好,有一点儿闲钱、有一些空闲时间,收藏一两件古玩怡情养性,兼顾其升值潜力。当经济危机发生时,人们首先考虑捂紧钱包,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但是另一方面,那些从股市和楼市退出来的资金,也需要有一个去处。说不定就流向了收藏品市场,反而对我们是个好事。现在高档珍贵收藏品越来越少,货源也越来越少,应该说投资这些以后肯定是会增值的。”

郭学仁最后说:“ 今年3月,省古玩商店要举行春拍,春拍在业界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到时候金融危机是不是真正影响了我们,就能看出来了。”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