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拍卖市场正月“静悄悄”

南京国家拍卖师张先生的公司2008年底接手了一个项目,就是配合银行,对一个欠款120万的人,执行房、车的拍卖,“老赖”看见动真格了,就在最后的关头把款还上了。因为已经还款,所以按照工作程序,年后的第一个拍卖活动只能终止了。

“一般春节前拍卖市场会比较冷,但春节之后应该活跃的拍卖行当,却一直按兵不动。”据了解,江苏大多数拍卖行都持有同样观点。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正月拍卖市场的“静悄悄”?本报记者作了一番探访……

消费者在南京的拍卖会上拍下字画古玩,却往往无法从拍卖公司手中拿到成交全额发票,只能拿到佣金发票。这使得不少企业买家在拍下物品时难以入账,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其购买热情,也造成了拍卖公司的业务流失。

而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的拍卖会上,拍卖公司可以开出包括佣金和物品拍卖款的成交全额发票,这又是为什么呢?

“如果有人委托公司拍卖一件艺术品,成交额为100万元,公司收取10%的佣金,那么,公司只能开具10万元面额的佣金发票,而买方想要的,却是包含成交额和佣金在内、总共110万元的全额发票。”南京某大型拍卖公司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艺术品拍卖的委托方大多是个人,不能出具资产凭证,而拍卖公司只能开具佣金发票,买方拿不到全额的付款凭证,公司因此无法留住企业客户。去年一年,他们公司因为无法开具全额发票,至少流失了2000万元的成交额,几乎和一年的成交总额相当。“企业在拍卖会上购买物品都需要发票做账,拿不到成交全额发票,大量的企业客户宁可选择到外地参加拍卖。”

业内人士称,在艺术品市场,大买家大多是企业客户,大客户的大量流失,对拍卖行的经营状况影响极大,南京多家艺术品拍卖行都为此头痛。

三大症结

难取入围资格拍卖源减少

“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拍卖源减少了!”一位拍卖行负责人对记者说,寻找合适的拍卖源实在太难了,迄今还没有组织过一场拍卖,“南京好几家拍卖行,都已经把‘触角’伸到周边地区拓展业务了。”

据了解,土地、海关、公安、工商、税务、检察等政府部门是拍卖市场的最大标的来源。从拍卖市场趋势来看,无论是政府部门、法院委托,还是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资产机构和其他机构委托,都在讲究一个入围资格,所以总有人被排除在外。

最高人民法院文件也规定,法院有权筛选具有一定资质的拍卖机构。拍卖机构没有取得相应的入围资格,就无法取得这些部门委托的拍卖业务,也就没有拍品来源。再加上如果在个人委托业务上没有资源,全年业务为空也不足为奇。有些拍卖机构削尖了脑袋,争取入围司法涉案资产拍卖,才可能在拍卖业分得一杯羹。

本地艺术家不愿参与拍卖

南京天明拍卖行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文化艺术品、古玩字画、房产、企业抵债资产设备等,近几年成为市场拍卖成交的主体。尤其是房产拍卖,正逐年呈上升趋势,其中门面房的拍卖相对火爆,反映出了市场投资理念的高涨。银行委托抵债物资拍卖业务,现在也有所增加。

但是,与北京、香港、上海等地相比,南京的文化艺术品、古玩字画拍卖,还明显滞后。不少艺术家没有想到通过拍卖的方式,来实现艺术品的经济价值。部分艺术品收藏者,也不愿参与到南京的拍卖市场中。

南京书画院国画师曹先生在业内的知名度较高,他的画作在东南亚,已经开始论尺卖了。但曹先生表示,活着的人把作品拿去拍卖,总觉得有点“掉份儿”。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己是不会考虑把画作拿到拍卖会上的。

市民了解拍卖信息渠道窄

“我现在开的这辆金杯面包车,就是去年9月份在栖霞区法院拍卖来的。当时觉得挺新鲜,就去拍了。车子有7成新,8座的才1万多元。”南京一家餐饮连锁店的老板丁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参与拍卖的经历。

在南京,像丁先生这样在拍卖中受惠的人并不多,许多普通市民并不清楚拍卖的程序和参与机制。“1万多元就能买到7成新的金杯面包车?哪里能买到?”在金盛装饰城做货运生意的南京人黄先生很惊讶,“拍卖我常在电视里看到,但往往这些好的拍卖信息,我们都不知晓。”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很多市民与黄先生观点一致。

“像丁先生那样亲身经历拍卖会的尚为少数,很多人知道拍卖的程序,都是从电视上了解到的。我觉得,拍卖信息的公开程度有待加强。”南京大学海外学院高教授说。

高教授说,他曾在美国硅谷的“圣何塞”跳蚤市场参加拍卖会,这个世界最大的跳蚤市场,每天都通过卫星向全世界举行拍卖活动。这里的信息非常权威、可靠,拍卖程序公开、公正,很多名牌都愿意参与这里的拍卖。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诉苦,说他拍到的房子因产权不明晰,留下很多隐患,找不到原房主的债权人就经常来骚扰他,让他吃了信息不明的‘闷亏’。很多人就担心报纸上拍卖的豆腐块信息是暗箱操作,只不过走个程序罢了。所以,只要我们的拍卖制度和习惯没有形成,拍卖市场就不会热起来。”高教授说。

解决之道

细分市场

引来更多关注

拍卖师张先生说,艺术品拍卖,对从业人员的综合条件要求比其他行业更高。除了有文化、懂经济以外,艺术品拍卖机构的人才有两个特殊要求:一是具有鉴别艺术品并准确估价的能力;二是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特别是中长期结交收藏界朋友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客人不是看“物”买货,而是看“人”买货,对谁信任,就买谁的东西。因此,一个好的拍卖师非常抢手。

拍卖行业从最早的政府垄断,转为对外放开,尤其是对外资全面放开以来,南京一下冒出了十几家拍卖行,但运行下来,不少企业却难以为继。

“由于资金投入量少,却有丰厚利润,所以拍卖行一度吸引众多热钱投入。目前在宁的拍卖企业有60多家,但运行状况比较好的还不到一半。”江苏省拍卖行业协会负责人说,有的企业成立几年了,也没举办过一场像样的拍卖会,由此也造成了许多“空壳拍卖行”的存在。

“南京拍卖行只有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细分市场,才能吸引更多市民的眼光。”江苏省拍卖行业协会胡会长说。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