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画家搅动艺术品市场

“有几个画廊在联系我,都想做我的作品代理人。”最近,毕业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李果挺忙碌:一边忙着与成都和外地的画廊接洽,一边忙着创作新作品。近来,这个年轻的“80后”画家已通过拍卖会和画廊卖出去了2幅作品。

与李果作品的“走俏”形成对应的是,新近在成都举办的几场拍卖会上,大批“80后”画家的作品成为“主角”。并因低价位而吸引大量藏家购买。行家认为,“80后”作品为艺术品市场带来新气象。

作品大多定价两万元以下

12月28日,2008年成都最后一场拍卖会——成都金沙2008秋季油画专场拍卖落槌。此次拍卖会主要以西南中青年艺术家为主,在当前艺术品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些中青年画家作品成交量最终达到四成。

而在前不久举行的天府艺源拍卖会上,500多件拍品中“80后”画家的作品占到三分之一。“这是全省首次在拍卖会上大规模推出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天府艺源总经理刘艺说,他们此前几个月一直在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大学艺术系等多所高校的油画系去发掘优秀作品,同时在国内多个画展上“淘宝”。

据刘艺介绍,目前艺术品市场上高价位拍品遇冷,低价位作品行情走俏。年轻画家的作品,大致定位在几千元到一两万元之间,价格不算高,由此吸引大量藏家。

个性画风犹如“潜力股”

据了解,目前年轻艺术家进入市场,并使其艺术价值得到社会认可的主要途径是画展、学术推广和拍卖等渠道。除了各大拍卖会,成都的各家画廊也开始更多地关注起年轻画家。

去年底以来,仅成都K画廊举办的“80后”当代艺术展就达13次,此外,本土的蓝色空间、千高原艺术空间等画廊,均以极大热情关注“80后”,把年轻画家推向市场。

“近期新生代画家的作品都比较好卖,成交量超过40%。”这是来自蓝色空间画廊的统计。画廊中目前集中了一批青年画家的作品,这些画作大都视野独特、风格现代,特别受一些中青年买家的喜爱。为及时为画廊“补货”,他们经常在拍卖网站上寻找有独特画风的作品。

藏家对年轻人作品也给予较大认同。朱玉鸥上个月在画廊里花2.8万元买了两幅画,她说,一是买的绝对为真品,二是升值潜力大,“花少量的钱,买青年艺术家的未来。”

抓机遇发掘下一个潮流

24岁的李果才从美院毕业一年,目前已有多幅作品被北京、上海等地的画廊收藏。记者联系上李果时,他正在新都的工作室里忙着创作新品。

“幸运的是大家都来关注年轻画家了。我两个同学上周都有作品卖出去。”李果说,近期成都的一家知名画廊还专门找到他,要求在海外市场独家代理他的作品,而他的《灰色世界》系列油画也在拍卖会上被人相中,这对他是极大的鼓励。“市场前景很好,当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静下心来画好画,多出好作品。”

“艺术市场需要一些新生力量来支撑,并从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中发掘下一个潮流,发掘下一个十年能成为高价位的艺术家。”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教授王承云呼吁,抓住机遇,各方一起来培育新市场。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