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画遭复制故宫索赔7万元 焦点:有无著作权?

“故宫之外的任何单位都无法实现这样的仿制。”昨天,为争所藏书画文物的仿真品著作权,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天禄阁图文制作有限公司对簿海淀法院。

故宫博物院诉称,2001年12月30日起,故宫开始对馆藏古书画的100幅精品进行仿真印制,仿制作品由合作的一家文化公司在市场上销售。为方便买方浏览画作,故宫和文化公司将仿真画送到天禄阁处扫描成电子版。

不久,故宫发现市场上出现仿制画复制品,经调查是天禄阁公司在扫描时私自保存了图片,随后打印在市场上廉价销售。故宫表示,被告打印了23幅仿真图,其行为已侵犯古书画仿真品的著作权,因此索赔7.1万。

昨天,故宫博物院的两幅古画作仿真品《听琴图》、《蒲塘秋艳》被作为证物在法庭展示。随后,故宫博物院又将被告的复制品拿出对比。

被告的两名代理人并未否认复制品系该公司制造,但表示故宫的仿真画不属于原作,没有著作权,不同意赔偿。此案昨日未宣判。

- 庭审

焦点1 画从哪里来?

被告天禄阁公司代理人表示,该公司打印业务很多,记不清涉案复制品的原作是谁提供。他说,由于北京市场上很容易找到古书画,故不确定画作是由故宫博物院提供。

故宫博物院的代理人出示了天禄阁公司扫描后给开具的发票,同时表示对方还曾提供过涉案图片的集结画册。另外,国内仅有几家图文公司拥有大型扫描机,天禄阁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焦点2 仿真品有无著作权?

被告认为,由于涉案画作均为仿制品,因此不具有著作权,也不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同时,该代理人还出具了人民法院报网站2002年的一篇报道,称国内已有驳回仿真品讨要著作权的案例,但他并未陈述案例的判决理由。

故宫博物院法制处陈处长作为证人出庭,他表示,这些仿制品的制作属于再创造,且是独创性的劳动,有很高的独一性和技术含量。画作资源只有故宫能实现,仿制过程凝结了不同行业专家心血。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