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高仿品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内主要考古机构都先后举办了文物高仿品展览会。而每次展出的昂贵器物都迅速被专业收藏家预定和购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代限量文物高仿品正在逐步走上舞台,收藏界讳莫如深的高仿品即将成为藏家新宠。

所谓高仿,是指从物品制作的基本材料开始,严格按照原作的质地、外形、尺寸、纹饰、工艺等进行高度一致的仿制。它不同于人们常说的赝品,赝品是故意隐瞒其仿制身份的仿制品,对外就称是真品。而高仿品,是以保护和传承艺术品精粹为目的的一种仿真度很高的仿制品,它对外并不隐瞒自己的仿制品身份。

“投资艺术品就要投资真迹”的观念曾在收藏界根深蒂固,但是由于艺术文物类藏品的稀少与珍贵,使得很多收藏者对其高昂的价格望而却步,而国内艺术品高仿品价格相对较低、升值空间大等优势。由此,原有的艺术品收藏观念开始悄然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高仿品也将成为真正的艺术品。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历代都没有见过真迹,能看到的只有褚遂良、怀素等人的摹本。还有历史上的许多文物均是以复制形式发展和传播,如今这些也都成为了文物,并冠以唐仿、宋仿、明仿、清仿,就连民国仿的现在也一样值钱。所以,文物的高仿品自古就是最具有升值空间的收藏品之一。

应该说,高仿制作发行难能可贵,这些高仿品的收藏价值之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高仿艺术品的市场价位相对较低,稍微有点儿“闲钱”的人都能进行收藏,其未来的升值潜力却不容小估。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