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销瓷精品年涨幅达40% 价格有较大上升

东方网8月28日消息:我国瓷器的外销,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通过对外国使者、元首的赏赐和馈赠输出的,二是通过贸易形式由陆路、海路运出的,三是由外商来我国收购、订购、订造等直接经营方式而销往国外的。

外销瓷最普遍的品种是餐具、茶具、咖啡具。它们的器形、尺寸、图案,往往中西合流,多静物画、山水、人物、西洋故事和圣经内容等。外销瓷中有克拉克瓷和巴达维亚瓷两种。克拉克瓷的特点是宽边,青花器为多,在盘、碗的口沿绘分格及圆形开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实等。克拉克瓷的生产可分明万历至清初和康熙两个时期,前者为开光的青花瓷,后者则胎薄。

康熙瓷官窑制作很精细,釉薄,且釉面平整。康熙出口瓷即便是民窑的釉也很薄,而这件盘子釉略微厚,釉面有很多凹凸不平的小点,足也修得不精致。康熙民窑一般不写款,这件瓷器却写款。而光绪前后有大量的仿品也是用来出口,但大多写款釉略微厚。光绪时,民窑仿官窑已成风气,政府也默认。这件瓷器很可能就是光绪民窑仿康熙官窑的外销瓷。

虽然在中国的瓷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外销瓷在收藏市场中向来默默无闻,不受关注。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收藏者认为外销瓷是批量生产,工艺粗糙。还有许多投资者认为外销瓷一般都是生活用瓷,而且一般都是专门为外国人定制的,图案多色彩艳丽、浅显,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没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随着部分外销瓷逐渐回流内地市场,收藏者们才了解到外销瓷中有许多精品。近年来,随着收藏者们对陶瓷史的逐渐了解,其价格有较大上升,特别是北方市场开始“烧”起“外销瓷热”,其中精品的价格有40%以上的升幅。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