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收藏市场新现象:“纸”落“瓷”出 

月有盈缺,潮有起落。艺术品市场经过了一两年热潮后,像世间万物一样,呈现物极必反的回落态势。对于多年从事艺术品行业的人来说,这种由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走低在意料之中。

短线投资受冲击

现在艺术品市场又一轮低迷,近代字画首当其冲。所谓暴涨必有暴跌,这点与股市等非常相似。我们知道,近两年近代名家字画涨幅最快最大,有些名家的画涨幅竟然达到了十倍、几十倍,这是其他任何投资望尘莫及的。这样的暴涨,除了有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的正常因素之外,更是由于房地产、股市低迷,使得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涌入。而房地产、股市中分流出来的热钱,其性质是纯投机性的,一般来说是短期投资行为,这与正常的艺术投资是有区别的。

正常的艺术投资,投资者热爱艺术,为欣赏而收藏 ,这样的投资是长期和稳定的 。而那种股市、房产分流出来的投资者,通常不太懂艺术,或并不热爱艺术,目光多盯着经济利益,看重的也多是物品的经济价值,而不是其艺术价值。当大量这样的投资者介入时,艺术品价位会快速拉升,但这种快速拉动到一定水准时,自然会有大量既得利益者需要抛售,势必出现暴跌。

字画鉴定成瓶颈

据保守估计,从今年年初到现在,近现代名家字画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缩水将近一半,个别品种已跌入去年三分之一价格,并且还没有完全止跌迹象。这固然有热钱炒作、快速套现所带来的影响,但真正对其投资有致命影响的恐怕还是近现代字画的真伪问题。由于年代过于靠近,加上现代作伪技术不断提高,许多所谓的“克隆产品”应运而生。就连有多年行业经验者都会不留神就走眼。投资者一旦买到假画,信心受到极大打击。

令人叹息的是,目前为止,中国字画的鉴定还不能借助科学仪器或技术手段 ,这是限制该项目发展的真正瓶颈 。于是乎,有人就从出版著录过的书画下手进行收藏。这个出发点固然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绕开真伪问题,但如此一来,无疑就将大部分书画拒之于门外。因为中国书画中真正有出版著录的可能1%都不到。

高古陶瓷多关心

目前艺术品市场整体走低的同时,又有新的投资热点和增长点出现。从今年拍卖情况看,杂项类的文玩表现不俗,明清瓷器,特别是明清官窑瓷器有上好的表现。但这两个项目并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新增长点,因为这两个项目这几年一直在成长,其中风险明显增加。建议有心收藏艺术品者不妨多关心一下高年份古陶瓷(如龙泉瓷等)。令人欣慰的是,由于现代科学发展,高古陶瓷真伪鉴别的瓶颈已经突破,而高古陶瓷的艺术审美价值又是不言而喻的。

艺术投资,真正的赢家往往是独具慧眼的人。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