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春拍亮点:雕塑板块出现市场新动向

雕塑板块,无疑是今年春拍的亮点。之所以这么说,有3个理由:一是雕塑作品的拍卖结果,在今年春拍,尤其是内地拍卖行的春拍中,较之当代艺术的其它品种有出色的表现;二是拍卖行推出了新的举措,那就是西泠拍卖行首推雕塑专场,令拍卖场出现了许多新面孔、新作品,带来市场格局的变化;三是一些领军人物的作品的成交价格继续保持坚挺。

一、市场新动态:

雕塑成为春拍新亮点

新闻透视:

拍卖行属意雕塑专场

雕塑作为拍品,通常只是各大拍卖行的“油画”专场里的一个品种,但是,从2006年当代艺术热之后,雕塑拍卖也逐渐升温,国际拍卖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中国当代的雕塑作品,形成一些高额的拍卖纪录,雕塑作品开始受到有心藏家的关注。在这个背景下,北京匡时去年秋拍推出了影像雕塑专场。今年春拍,杭州西泠印社更是与中国雕塑学会合作,推出了雕塑专场。西泠的专场,共推出近60位艺术家的67件拍品,成交率达到95.5%,总成交额为1067万元。由于其与中国雕塑学会的合作,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艺术家阵容比较完整,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从未在拍卖场上露过面;二是在高价排行榜中出现了一些新面貌,不再是当代艺术一枝独秀。

更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匡时今年春拍影像雕塑专场的拍卖结果:在这个拍品数共80件、成交率57%的专场中,雕塑39件,成交率近70%;摄影29件,成交率38%;版画12件,成交率41%。雕塑拍卖在整个专场中可谓一枝独秀。这是今年春拍中,在各家内地拍卖行当代艺术拍卖遇冷的背景下,雕塑拍卖继续保持上升势头的一个缩影。

业内人士评说:

雕塑市场格局在变

西泠不是为了赚钱

西泠印社拍卖行总经理陆镜清:西泠印社今年春拍的首个“中国当代雕塑”专场拍卖圆满结束,这个结果对雕塑市场的发展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过,我们作为这个专场拍卖的推动者和执行者,不是从商业角度去看这样一次专场拍卖的意义的。从商业上看,这场拍卖是完全不赚钱的:67件作品总共不过900-1000万元人民币的标的,近乎只是一张名家油画的拍卖价格,但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是很重的。所以,如果有人说为了这次拍卖去造假是毫无意义和道理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推动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是需要整体力量的。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