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入画有待关注(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蒋兆和 《张仲景造像》

不久前京城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蒋兆和在1976年创作的《张仲景造像》立轴,以15万元起拍,以22.4万元成交。当投资者在国画作品中,看惯了山水、花鸟、仕女等题材之后,不妨也可关注一下名医题材绘画作品,其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正逐渐被市场所挖掘。

在《张仲景造像》中,蒋兆和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了这位“医圣”的形象,画面中云:“平安秉哲大夫嘱为张仲景造像。丙辰初夏,兆和。”可见是画家有心画赠一位医生朋友之作。综观古今中外,画家与医生之间往往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特别是画家常常会赠送自己的佳作给医生,其中名医题材绘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2005年上海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程十发应上海著名中医沈良天先生的要求所作的《李时珍采药图》及《李时珍先生造像》,分别以28.6万元、24.2万元的价格被同一位买家收入囊中。

寻觅名医题材绘画作品,除了有品质保证的因素之外,还有“驱邪纳福”的效用。在古代的药店中,往往会挂上《李时珍采药图》,两侧匾额上书“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比如程十发曾创作多幅《李时珍采药图》,也并不全是赠送给医生朋友的。除了张仲景、李时珍之外,像扁鹊、孙思邈、华佗等中国古代名医也都常常被纳入国画作品中。如孙思邈被奉为“药王”,成为了人们解除疾病之苦的精神寄托,张善子在1932年创作的《孙思邈故事》立轴,就展现了一个被神话了的孙思邈。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