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铜炉:价格平稳增长
主持人:在古代铜器中,铜炉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品种。特别是自从明代的宣德炉出现以后,这种器物更是备受人们的推崇,成为铜器艺术品中的主要器型。在明清时期,铜炉可以说是铜器中的典型代表,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仿西周青铜器造型的瓶、鼎、尊等铜器。如今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它们的价值正在日益显现出来。
目前在国内拍卖市场上,所上拍的明清时期的铜器中,较为常见的器型是瓶、炉、尊等,其中炉的数量最多。当时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铜炉使用都较为广泛。流传至今的器物,根据造型和精美程度的不同,价值会有很大地差异。这是一件清乾隆时期的铜鎏金双耳炉,于六月底在北京上拍时的拍卖估价为三百万元。
拍卖公司总经理 勾惠贤:就这件拍品而言,我觉得它应该是(清宫)造办处的,从它的制作工艺,它上面的这双龙嘛,它是采用高浮雕的技法,它这个铜呢,也是就这种红铜嘛,红铜这一般也是非常讲究嘛,而且它是云蝠祝寿啊,它好多技法都体现于、集中到这一件作品上边,而且它这个铺首耳,它这个也是非常有力度,雕刻得非常生动,那么它底下边呢还有款识呢,肯定就是宫廷里边非常重要的一件陈设品。
最后这件铜鎏金双耳炉以五百五十五万元的价格拍卖成交,这是近年来明清铜炉在拍卖市场上出现的一个高价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铜炉的市场看好,这里面包括了明清时期的一些普通铜炉。明清铜炉,种类丰富,讲究局部的装饰与点缀是它的一大特色。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贾文忠:(铜炉)上边有加什么竹子的,还有加什么各种造型的,你比如瓜果造型的,有梅花造型的,还有呢这个炉的耳朵上,有加各种狮子了,人物了,加这种东西的,还有那个炉上面又加了个盖,盖上面带一块玉,这样的话比较讲究,当时,现在目前来讲呢,感觉就这两年,价钱呢有所增长。
这是一件清中期的铜熏炉,在2004年以前,类似器物的拍卖成交价格为三万五千元,而在2005年6月,这件器物的拍卖成交价格为五万五千元。这件清中期的铜兽耳香炉,在这次拍卖会上的估价为三万元,最后的拍卖成交价格为三万八千元。
拍卖公司总经理 勾惠贤:我感觉这两年呢,就说铜炉吧,藏家呢对这也感兴趣,有的人就愿意摆在家里边嘛,也是又可以陈列又可以实用。历代收藏都是以金石为主,金石金石,所谓的金石就是青铜器,但是呢真正的商周的青铜器,数量非常地少,现在能见着的只有明清的东西,所以明清时期的铜炉它就是备受人们的关注,但是现在目前来讲呢,真正的好炉呢也比较少。
业内人士人认为,明清时期的铜炉,虽然很注重炉身的装饰,但从整体造型看,没有创新,这里面也包括了其他的铜器,在这一点上它们是无法与早期的器物相媲美的。
主持人:据专家介绍,明清时期的铜器,只有明早期出现的宣德炉是属于首创,此外几乎再没有什么新的创造。其他的铜器造型,几乎都是仿前人的。后来宣德炉也成了主要的仿制对象,各种造型和装饰的宣德炉层出不穷。那么从总体来看,明清时期的铜器,大部分都失去了早期青铜器应有的功能,成为了一种摆设。
据了解,明早期以后到清代的铜炉,除了少量的器物外,造型基本上都是以模仿前代为主。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贾文忠:明清时期的铜炉,主要是仿明代宣德以后的东西,真正的宣德炉,这个就是真正的那种宣德三年和宣德四年造的,传说呢宣德炉都是用风磨铜铸的,风磨铜比较沉,风磨铜一般来讲,它是一斤铜经过六炼或者十二炼以后,就只剩四两了,所以这个炉拿到手里非常重。
在目前所见到的明清铜炉中,仿宣德炉的器物占有很大比例,它们的价格通常也比较高一些。这件题款为“宣德年制”的清代早期的三足铜炉,2005年6月的拍卖成交价格为八万三千元。据说,在明清铜炉拍品里它属于比较高的一个成交价。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种情况也与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市场现象有关。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贾文忠:从前年那个大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呢,拍卖了一批宣德炉,创下了一个历史以来的非常高的一个记录,有两件炉都卖了一百六十六万,平均的炉也都卖了三十多万,所以这样呢,这个拍卖市场也跟着有一定的起伏,也都稍微地起来了一点。
现阶段,无论是明清仿制的宣德年间的铜炉,还是这一时期制作的普通铜炉,都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收藏品种。那么对于藏家来说也在逐渐形成相应的选择取向。
拍卖公司总经理 勾惠贤:就是红铜啊,还有手头比较重的这种就是铜质,那么比较受欢迎,器型呢当然说大方一点的,比较特殊一点的器型呢比较好,比较特殊的拍品,那么就能有一个好的价位,都在可能几万(到)几十万之间。
除此之外,明清时期铜炉的品相、工艺、年代,以及目前的投入和未来的升值情况等,都成了收藏这类器物的重要参考依据。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贾文忠:这种东西呢是大众型的,它也今后升值也不会说多少倍的升值,它只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它不会上多少倍的升值空间,所以呢,就是购买的时候,也一定要慎重,要选好,要选那个被大众(接受),谁都喜欢的东西。
主持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除了宣德炉以外,明清时期的铜器,从未来的市场走势看,价格是一个平稳上升的态势,但不会出现成倍增长的情况,这一点与明清瓷器的收藏不大一样。所以藏家在买这类铜器时要格外慎重,对器物的材质、造型、品相以及年代等都要认真加以选择,从而使所收藏的铜器具有一定的增值空间。好,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来关注一下近期艺术品市场的相关动态。
“彦涵艺术研究展”在京与观众见面:
最近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彦涵艺术研究展”上,展出的有版画、油画和彩墨画作品。这些作品色彩斑斓,抽象表现的意味非常浓郁。这是年届九旬的彦涵老人近年创作的探索性作品,从中可以体验到彦涵在艺术上的活跃思维和观念上的不断更新以及他非凡的艺术创造力。
数百幅书法:表现“关爱人生”主题
这是最近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一个主题为“关爱人生“的书法作品展,所展出的400余幅书法,通过不同的内容讴歌了讲求诚信与道德,乐于助人和坚持奉献的品格与情操。书法展的作者是近年来活跃于书坛的两位中青年画家。
拍出高价的巨石:
这块巨石被称为翡翠原石,是一件拍卖品,重量六百八十公斤,通体呈现绿色。最近在盛夏的北京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由中佳信公司上拍的这块石头,被一位买家以四千万元的价格举牌竞得。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