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而皇之"造假"卖高价 高科技复制油画惹争议

同原作一模一样的油画复制品,连画布、笔触都一样,售价只是原作的几十甚至几百分之一,这样的复制品一经雅昌文化公司推出,便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是否有公然“造假”嫌疑?价格是否合理?本月18日在世贸商城开幕的春季艺术沙龙上,这批复制品将公开露面,记者向制作方提出质疑。

雅昌文化公司表示,这批复制品通过高科技的印刷手段,仿制得完全等同于原作,但它的确是复制品,每一件都有二维码的“身份证”,每一件原作都取得了艺术家本人的授权,限量印刷199件,而且还有艺术家本人在画面上重新签名,虽然同原作有所区别,但同样具有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

将在春季艺术沙龙上推出的,是本市五位油画名家徐芒耀、俞晓夫、夏葆元、荷译、赵葆康的五幅名作,原作价位大多在几十万,甚至百万以上,如今,这199位“孪生兄弟”的问世,使得普通爱好者只需付出两至三千元一幅的价格,就能够将“名作”带回家。

虽然在国外这已是成熟的做法,但在国内,人们只是在某些家居商场里有类似的复制品油画卖,价格最高不过数百元,因此这批复制品的定价引起某些业内人士的争议,认为偏高。

但雅昌方面认为,他们的印刷技术领先同行业,这次的复制品一是有限量,二是有名家亲笔签名,其价值应该可以比照丝网版画作品。因为同样是限量印刷几百张,同样有作者亲笔签名,但国内名家丝网版画的售价目前一般在一两万元一幅。陈逸飞去世后,其生前制作的丝网版画作品也跟他的油画作品一样迅速升值,拍卖价达到了五万元。

据业内专家介绍,“复制画”在发达国家早已经形成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链,不少著名博物馆都严格依据艺术家或者艺术机构的授权进行珍贵藏品的复制,但这方面在中国则刚刚起步,发展尚不规范。“复制画”与造假不同,造假是不法经营者为获得暴利而对原作的仿制,而“复制画”则是经过作者授权,也可视同另一种“原作”。

责任编辑:杨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