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收藏爱好者们眼花缭乱 奥博会上“邮迷”也疯狂

正当无数体育爱好者沉浸在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场规模空前的体育盛宴中,与其同日开幕的“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也吸引着众多近乎“疯狂”的邮迷。

据了解,奥博会的前身是“奥林匹克集邮展”。国际奥委会荣誉主席萨马兰奇酷爱集邮,在他的倡导下,国际奥林匹克集邮联合会于1983年5月25日在瑞士洛桑成立,萨马兰奇任会长。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起,国际上开始形成由历届奥运会主办国承办“奥林匹克集邮展”的惯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在萨马兰奇的倡导下,国际奥委会决定,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起,将“奥林匹克集邮展”升级为“国际奥林匹克博览会”,在邮展的基础上,融入更多奥林匹克体育运动、收藏和艺术等多元化内容。

在会场外,记者远远就看到烈日下一条拐了无数个弯的长队,走近一问,才知道大家是在排队盖奥博会及奥运场馆的邮戳和购买奥博会的特供邮品,据了解,每张奥博会门票只能限购3套特供邮品。

漫步在奥林匹克邮展中,能通过这些小小的邮票读到奥林匹克的历史、文化与精神,组委会的展示设计可谓匠心独具。

会场志愿者向记者指引了一个最有“人气”的方向。当走过这片邮票展区,醒目的奥林匹克官方纪念章交换中心和各国邮政的展销大厅顿时出现在眼前。

难得一见的各种奥运会纪念章在灯光下让收藏爱好者们眼花缭乱,一位国内的摊主告诉记者,半天的工夫她已经换了十几枚,还挺满意。国外的摊主更是带着自己的孩子也参与其中,交换中心的场面异常火爆。记者看到,《人民日报》8月8日的号外也成了可置换的奥运收藏品。

而在各国邮政的展销大厅,邮迷们奔走于各个展台购买邮票、盖邮戳,忙得不亦乐乎。有的甚至全家出动,分头行动,因为各个展台前的队伍都很长,尤其是联合国邮政,记者体验了一把,足足排了一个小时!

一天的奋战,换来一本色彩斑斓的邮票与戳记,相信这一天给很多邮迷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