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贴花瓷市价浅析

民国时期,曾流行一种贴花瓷,这种剪纸贴花瓷器画面丰富、色彩鲜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陶瓷彩绘艺术中的一个独立品种,现在市场中还时常可以见到。民国剪纸贴花瓷器的图案多富于寓意,表达吉祥喜庆之意,如松鹤延年、富贵牡丹等吉祥图案。以前,剪纸贴花瓷器,不太为人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其难登大雅之堂,所以价格一直很低。如今,随着人们对这种独特陶瓷装饰看法的改变,收藏者开始专门关注这类装饰瓷器,其市场价格也发生大幅度的上扬。一对民国贴花瓷瓶,1995年前不到百元就可以买到,2000年,已是500元以上,现在则要千元以上。

将剪纸花样移植到瓷器制作上,形成一种陶瓷装饰手法,故叫剪纸贴花瓷。这种瓷器装饰方法为宋代吉州窑所独创,像在黑釉茶盏器内,就常装饰有凤鸟、梅枝等剪纸纹样。民国时期,剪纸贴花瓷器成为一种流行的装饰手法。工匠们根据器型的需要,充分利用剪纸特点,剪出各式各样的图案进行装饰。并采用各种印刷手段把陶瓷颜料印刷在专用纸上或薄膜上,再把这种做好的剪纸贴于陶瓷制品上,经烧制后达到装饰目的。在贴花瓷器各种各样的图案中,有的全部采用贴花工艺,有的采用一部分绘画、一部分贴花的方法进行表现。剪纸贴花按照装饰在瓷胎或釉体上的不同,可分为釉上贴花、釉中贴花和釉下贴花。器型以瓶、帽筒等为多见。

目前,市场上仍可以见到不同器型,不同图案的民国剪纸贴花瓷,但作伪者也大有人在。收藏这类贴花瓷,一要注意品相。瓷器收藏注重完整,虽然现在年代久远的瓷器有残或瓷片都比较受重视,但目前来说,剪纸贴花瓷器仍以完整无缺为佳,或者有冲但要不影响纹饰,这类品相完好的贴花瓷器的价格会不断升高。二要注重纹饰艺术。这类瓷器以形象生动,色彩端正的为上品。富于生活装饰色彩,象征吉祥喜庆气氛的贴花瓷器更是可以重点关注。因为这样的瓷器无论从收藏价值本身,还是市场表现来看,都有不错的表现。

瓦器作伪种种

瓦器真品的收藏越来越不易,因瓦器的制作方法简单,仿制十分容易。笔者在河南镇平县的石佛寺镇就大开了眼界:大街小巷地摊上摆满了各种瓦器,一件彩绘侍女俑仅卖三五块钱,他们的作伪就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你看着一步步如何作伪,你感到满意了就可拿走,甚至有文物贩子到这里以最低的价钱买回后再以“天价”出手。

其伪制手法,先是选择一件姿态较好、作伪后能卖大价钱的真瓦器作为范例,制成假瓦器雏形,将其晒干后放到特制的小柴窑中烧制,出窑后埋在土中,停一段时间扒出,再用黄土加水拌成糊状,往上一拽便成,作伪手段十分简便。但用指甲一刮,其土锈就会马上脱落,真正的殉葬瓦器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另一种方法是在瓦器上刷上一层用龙须菜熬成的水,再将由古墓中挖出的黄土撒上,屡刷屡撒,用这种方法作伪,行家上当者也不在少数。还有伪造者把制成的瓦器用炭烤热,再用古墓中的黄土掺上白矾,趁瓦器烤热时马上涂上去,反复数次,用这种方法伪制之后,很难看出伪造的痕迹。

真正出土的古代瓦器上面的土锈坚硬而结实,土锈和瓦器凝结在一起,即便用利器刮,也很难相互分离,即使土锈被剥离也会把瓦器本身粘落一层,而伪制的瓦器用加碱的开水一刷,土锈就会被刷下来,这也是最好的辨伪方法之一。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