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杨粲墓为何遭冷遇

位于遵义市城郊深溪镇的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合葬墓,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规模宏大、雕刻最丰富的南宋墓葬。然而,这样一座不可多得的石刻艺术瑰宝,多年以来,不仅游客寥寥无几,而且遵义本地知道杨粲墓的市民也越来越少。

据了解,1953年被发现的杨粲夫妇合葬墓始建于南宋,1957年由贵州省博物馆进行发掘,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杨粲墓博物馆,除陈列有墓中出土的文物外,还有播州杨氏其他墓葬的石刻文物和遵义县板桥镇中寺的部分石刻及木刻,素有“西南石刻艺术宝库”之称。从去年开始,杨粲墓博物馆就已实行免费对群众开放,但前来的游人却越来越少。

遵义市文物部门有关负责人分析指出:交通不便、周边环境差、缺乏宣传,是杨粲墓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