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市场:对比三地“油画圈” 粤一年相当于沪一季

广东春季大拍已告结束,一直独占鳌头的中国书画依然是市场热点,而油画依然未成气候。有行家分析,广东油画市场刚刚起步,市场接受度和承受能力并不如表面显示之高,对比北京、上海市场更可发现广东市场不足之处比比皆是。不过,大多数市场人士对广东的油画发展空间仍有信心,并预计5年内市场将成型并达到初步繁荣。

广东重短中期回报率

对比三地“油画圈”的主流形式可发现,北京以当代油画(指1985年后出现的当代艺术新流派)为主;上海受海外文化影响较重,目前以“后现代主义抽象画派”为主;广东则以传统唯美写实主义为主要口味,特别是人物题材更被目前的主要收藏者所追捧。虽然三地油画形式并无艺术高低之分,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广东收藏者对油画的追求仍处于初级阶段,审美还需要很大提高。

北京地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大量游资、隐性资金集于其中,资金庞大,上海为金融中心,聚集海内外国际资本,又紧邻江浙福地,两地资金多为“闲钱”,不需要考虑短期回报率。而广东的资金多来自珠三角生产企业勤劳肯干的“辛苦钱”,资金额无法与大资金比拟,在资金使用上更为“斤斤计较”,看重短中期回报率。

“上海一年 当北京一季”

广东是最早的中国油画的出口之地。资深油画经纪人熊斌分析,在上世纪90年代,广州的本土画家就倚仗着靠近香港、台湾、东南亚的有利地理位置纷纷被画商看中,大量优秀画家作品以当年还不错的价钱被卖至海外,而本地消费、收藏市场几近空白。时至今日广东少有专业画廊品牌可晋级为国际品牌画廊,只能勉强做艺术家的输出地。

与此相反的是,北京、上海市场却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占据了油画市场的先机。

有收藏者感叹广东油画艺术品价格较为混乱无序,真实成交平平。主要原因一是油画的一级市场(主要是画廊)尚未成熟,主要销售方式是艺术家本人兼顾生产和销售,价格“随兴而定”;其二,广东的艺术收藏以国画、古董、玉类杂项收藏为主,油画收藏仍属新鲜事物,没有坚实的收藏者后盾暂难形成真正的二级市场。

南北价格差异也不小,熊斌戏称,三地拍卖市场成交总额现状是:“上海一年当北京一季,广东整年当上海一季。”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