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热”市场的蓬发点亮收藏文化交流之路方向

唐卡-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汉藏两地文化经贸交流日益密切,特别是西藏旅游热的兴起,唐卡的艺术价值渐渐被人们所认知。业内一般将新中国成立前制作的唐卡称为老唐卡,之后创作的称为新唐卡。近期上海指引收藏文化艺术品交流中心承办的传世唐卡公益展览活动“至高艺术·至诚信仰”展开了序幕。

 

  据了解,造成 “唐卡热”的原因集中在工艺精繁、绘画价值和存世量少三个方面。除此之外,唐卡还具有其他收藏品所不具备的特殊之处:一些老唐卡由于存世多年,有可能经历过多次开光加持,甚至有些收藏级别较高的老唐卡背面会有很详细的开光咒、祈愿文及高僧的手印、脚印予以加持。从差异化的角度而论,显然老唐卡具有唯一性、不可再生性。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叶星生则表示:唐卡是非常伟大的艺术,它的价值还会成倍地翻,每半年翻倍。原来几百块钱买的唐卡,现在几千上万,这是近几年可以看到的趋势。随着“西藏热”,尤其是铁路开通,许多人盲目跟风,叶星生先生提醒藏家:对西藏文化应该有个基础的知识和了解。不要因为追逐潮流就胡乱投资,最基本的也要认知到唐卡的价值来源于何处。

 

  “指引收藏”作为国内极具盛名的艺术品交流中心,多年来一直专注收藏艺术行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立足点,将收藏和投资融为一体,为藏友开辟出多种投资渠道。组织过多次大型国家级文化交流活动,在收藏行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在唐卡收藏方面:唐卡展馆的开启和此次公益展览活动,都为藏家和大师之间更好的交流搭建平台。“指引收藏”馆藏的掐丝珐琅唐卡《黄财神》,是斗尕大师几十年深厚功力的完美体现。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