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低谷潜力巨大 看“黑白子”如何搅动藏市

围棋是我国古人所喜爱的娱乐竞技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戏。由于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着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黑、白二子的较量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几千年来长盛不衰。
古今围棋不相同
晋代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与“舜以子商均愚,故伯围棋以教之”的典故。早在4000年以前,围棋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关于围棋最早的、最可靠的记载,见于《左传》。“……大叔文子闻之曰:‘呜呼……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心不免矣!’……”讲的是某重权大臣,立君而又欲废。可见,围棋至少在春秋时代已经流行在我国中原一带了。
时至今日,围棋是如何产生的,仍无定论。主要有三种论调:第一种就是如上所述,是帝王为教化愚子而做;第二种是围棋黑白两子是在古代部落战争中,谋划者以黑白两色表示敌我双方兵将,移行、投置,摸拟战斗,故有“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的诗句;第三种认为围棋纯粹是起源于贵族娱乐游戏。
最早的围棋究竟是什么样子,仍待后人研究,不过相对较晚一些的围棋形制却有迹可循。据邯郸淳《艺经》记载,当时的围棋棋盘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至今,这种十七道的围棋还在我国西藏地区以及尼泊尔等国流行。而如今人们所用的棋盘是十九道棋盘,之所以由十七道棋盘发展到十九道棋盘,很可能是因为人们的棋艺逐步提高,棋手们以求棋局复杂多变的缘故。但更多的古书记载围棋之所以发展成十九道棋盘是人们根据太阳历演算而成“以求一周年三百六十一又四分之一之数”。
棋中圣品永子棋
相传900多年前,吕洞滨来到永昌郡,在龙泉池畔的塔盘山下,见到一个孝顺的穷苦农民。吕洞滨有心周济他,教他学会利用永昌盛产的玛瑙锻造围棋子卖。从此,他母子二人摆脱了困境。这就是“永子”的来历。
椐《永昌府志》、《滇南杂志》等史籍记载,永子是以玛瑙石、紫瑛石合研为粉,再加上铅硝药料混合而成,然后用“长铁蘸其汗,滴以成棋”。其配料之考究,工艺之精妙、复杂使得永子的产量极为有限,不仅为达官显贵、文士骚客所珍爱,还一直是奉献皇室的贡品,数百年来风行天下而十分难求,有“永昌之棋甲天下”之美称,被后世尊为“棋中圣品”。
清末民初,永子烧制工艺一度失传。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经过对从民间搜集到的几颗老永子上百次化验分析、工艺试制,终于生产出质量与永子相仿的“云子”。
记者通过朋友引荐有幸在京城一位学者家中见过一副无残缺的明代古品,其质地细糯如玉,色泽圆润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上佳的珍珠。白呈象牙之色,黑透碧玉之泽。形面凸而不显,身扁而不觉其薄。据说,以此对弈,触子心舒、着盘声铿,因其导温性低,且有冬暖夏凉之妙。
价格低谷潜力巨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的兵马战火、社会动荡、人为破坏,使得今天仍然存世的古围棋并不多见,如今藏市上的古围棋主要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制品。更早一些的围棋大都成为藏家的私人珍藏秘不示人。如今已知的围棋最高价,据资料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韩国拍卖过一次两百粒定窑围棋,最终以大约80万美元成交。
在如今的收藏市场中,古围棋并不多见,晚清、民国时期的制品在价值上也并没有被藏家所重视,可以说古围棋如今处在价格低谷。但是其衍生品如棋盒、棋盘、棋谱在藏市中的却常能见到,是当下收藏品市场的热点之一。另外,一些近代制作的精品围棋也值得藏家注意,例如极品的云子、玛瑙围棋等等,其凭借着精湛的工艺和不菲的文化价值,升值潜力巨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