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瓷成艺术品市场新宠

  上周五,一场名为“新丝路·新起点”的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展在东渡路厦门乐瓷美术馆开启,将持续一个月。吸引眼球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戴荣华20多年前创作的《西厢记》、《四大美女》四条屏作品惊艳亮相,每件作品市场估价高达800万元以上,折射出现代陶瓷市场的升值潜力。与此同时,何炳钦、万鹏程等一批知名艺术家带来的陶瓷作品,因技法、材料配方等不断创新和突破,令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藏品价值的不断挖掘,一些曾被视为冷门的艺术品正成为新热点,现代陶瓷就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拍市上逐渐走俏,并对整个市场行情推波助澜。

  现代陶瓷收藏拉开大幕

  “古瓷水太深,升值空间没想象中那样广袤无垠。现代陶瓷市场发展虽然不快,但迟早会壮大起来。”乐瓷美术馆馆长王顺安说,在当前收藏界中,现代陶瓷像潜力股,长期持有或者短期转让,均是利润盈盈。

  王顺安的乐观并非没有来由。2008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的“豆蔻年华高温颜色釉镶器”在中国嘉德以123.2万元创下当时国内现代陶瓷拍卖纪录。4年后,陶瓷大师戴荣华的“古彩琴棋书画”长条瓷板和朱乐耕的“红绿彩奔马图”瓷板在北京保利均以1150万元价格成交。业界人士惊呼,现代陶瓷收藏已拉开大幕。

  “现代陶瓷无真假困扰,价位较低,投资风险更小。”王顺安在陶瓷收藏界玩了十多年,他说,古瓷鉴定不易,无论你有多少钱,都经不起收购风险。现代陶瓷作者大多在世,作品真伪能确定,且易保存,收藏风险基本为零。

  收藏价值体现在艺术上

  那么,该如何鉴赏现代陶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何炳钦告诉记者,其多样化的装饰技法是古瓷器所没有的,在器型、题材、材质上也不断创新,更具独特的情趣。

  目前,市场上瓷器装饰多为新彩,与国画共性的东西很多,可用于绘制山水、花鸟、人物等,表现力极强,烧成前后色彩变化不大,用色自由,个性彰显。粉彩、古彩费时费工,烧出的颜色变化大,作品相对较少。

  无论是哪种工艺,何炳钦说,其收藏价值最主要还是体现在艺术和思想内涵上。一般来讲,大师级作品在工艺、题材、精细度上常常会突破,具有独创性和学术性,价格也高。像张松茂的粉彩作品《西厢记》,人物裙袍先贴玻璃白,再用点染笔法上色,工艺繁琐细腻。头与身体比例故意略为夸张,主观性较强,别有味道。

  创新之作具有投资潜力

  “顶级工艺大师的精品当然好,但不是每个人都要有。”王顺安认为,景德镇作为历史上的陶瓷重要产区,虽有六七十位国家级大师,但“景漂”一族也不少,作品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手工技巧和工艺之美。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景漂”的作品同样具有投资价值。

  在这次精品展中,包括蔡清、万鹏程、高义生、徐小明等一批中青年工艺师作品登场,价位在几千元到几万元间不等。雪景山水大师赵世文告诉记者,陶瓷生产其实是一个复杂、艰苦、富于变化的手工劳动过程,自己画雪画了30多年,已突破在“白如玉”的陶瓷上来表现同样是白色的雪景。许多艺术家像他这样已突破模仿阶段,作品都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