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瓷收藏历久弥香正悄然升温
2015-04-16 23:13:42 来源:新浪收藏 已浏览次
仿古瓷收藏历久弥香正升温 在拍卖场上,瓷器,是文玩收藏家的必竞项目之一。有业内专家提醒想要对“仿古瓷进行”收藏的朋友注意,并非所有仿古瓷都有收藏价值,更不要轻信“捡漏”。

在拍卖场上,瓷器,是文玩收藏家的必竞项目之一。古拙的色彩,文化韵味深厚的纹饰,光洁细腻的手感,无不使藏家们心动神往。屡屡拍出的高价更印证了瓷器本身的珍贵。然而珍品难求,历代的仿古瓷也就成为藏家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在文玩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瓷器在古代多为‘奢侈品’,往往只有高官富商才能拥有,一般普通人家多用泥碗。一些官吏在政绩颇佳时,皇帝也会将制作精美的瓷瓶作为礼品赏赐给下属,可见其贵重与价值。”拥有二十多年瓷器收藏经验的藏家李立瑞向记者介绍道。“但是真正为收藏界认可的那些名瓷存世量却极少,因此,历朝历代就都有能工巧匠对名瓷进行仿制,他们虽不及真正的名瓷珍贵,但仍然受到很多藏家的认可。”
据了解,不同时代的仿品,具有不同的风格,从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我国的制瓷工艺。早在宋代,就有地方窑对名窑作品加以仿造的情形。明代时,闻名遐迩的景德镇瓷业无论官窑、民窑都非常兴旺。不单有当时朝廷在景德镇设“御厂”,专烧供宫廷使用的瓷器,还催生出一批制作仿古瓷的名家。万历时昊十九,以仿制白釉脱胎瓷,所制“卵幕杯”、“流霞盏”最为著名。明中后期以仿宣德、成化款最为常见。此外,这一时期仿宋代官、哥、龙泉窑瓷器也很流行。
在元代瓷器中,以仿宋代钧窑和定窑较为突出。明清两代时,仿前代瓷器更加兴盛。尤其在清代,甚至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有个别的作品甚至超过了原有水平。其仿宋代五大名窑以及明代永乐、宣德、成化等朝瓷器,在釉色、胎质、造型、纹饰方面多已达到理想境界。当时以“郎窑”、“唐窑”制品最为逼真。
“以前人们作的仿古瓷,多出于慕古的情思,但没有什么牟利的目的。所以许多仿品并不仿写前朝年款,而是直书本朝年号。注明是‘仿古’专款。这样的仿品就是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的。未来的升值不难预期。”李立瑞说。
同样,对民国初,由知名官窑的老艺人仿制的一些瓷器,部分收藏家也持看好态度。“毕竟现在景德镇能和以前官窑时相媲美的陶土已经很少了,当时的那些老匠人做的仿品也有很精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仿品的价值也会有所提升,现在市场价格不高,多在千元到万元不等,是入手的较好时期。”李立瑞这样告诉记者。
然而,记者也注意到,即便是真的仿古瓷,在收藏市场上仿古瓷的价格差异却仍然很大。比如同是仿前朝的瓷器,有些售价在数千元左右,有些则到数十万元。那么除了年份的不同,又是什么使得这些藏品价格差异如此之大呢?
有业内相关人士介绍,这就和现在人们对名牌,对“奢侈品”的仿造是一样的,“同样是仿制,所用材料等级的不同、工艺的精致程度、工匠水平的高低都是影响仿品价格的直接因素。因此,专家建议,在收藏时要在“包老“的基础上,根据胎的薄厚、细腻程度、描色颜料的不同,画工的雅、俗等方面综合判定仿古瓶的价值。
另外,有业内专家提醒想要对“仿古瓷进行”收藏的朋友注意,并非所有仿古瓷都有收藏价值,更不要轻信“捡漏”。现代仿品因时代间隔久远,作者功利心重,原料稀缺,工艺唐突者众,基本难收藏价值,尤其是批量注浆坯再贴花的瓷器,更无什么收藏价值。另外,也要特别注意某些不良商家以假乱真,将现代仿品做旧后,以真品或“古仿精品”等方式混淆视听,牟取暴利。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