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画重受市场的青睐
2015-02-28 14:04:25 来源:四平日报 已浏览次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曾一度被人们当作废纸丢弃的旧年画又重新受到了市场的青睐,而购买这些年画的人并非只是为了给节日增添一点喜庆气氛,而是用来进行投资和收藏。
年画的鼻祖叫做“纸马”,以其浓烈的乡土味,鲜明的艺术特色,表达出中国百姓祈福迎祥、驱灾避害的精神诉求和美好愿望。
据记载,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
宋代年画一般是木版印线、人工涂色,色彩比较鲜艳,到了明末,木版彩色套印技术逐渐成熟,年画得以迅速发展。从元、明一直到清末民初,全国出现了很多印制年画的雕版印刷场所,或印刷书籍的插图,或印刷张挂的画片,木版年画步入寻常百姓家,作坊遍及南北各地。新中国建立后,古老的年画又焕发青春,一大批著名画家积极参与,创作了很多时代气息浓厚的新年画,年画的题材更广泛,有英雄人物、祖国建设、自由婚姻、幸福家庭、科学知识、历史人物等,出现了很多思想上、艺术上堪称一流的优秀新年画作品。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居环境的变化,年画逐渐退出了现代生活,转而进入收藏领域。因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收藏意义更是不容小觑。作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物,年画每年都要更新,虽说品种繁多,但因年代久远,真正流传下来的品相很好的老年画已非常少见,有的已成为收藏珍品。
在拍卖市场上,年画收藏行情也逐年提升,如早在2004年,广州嘉德曾举办了国内首场年画专场拍卖会,有180件年画拍品参加了拍卖。其中一对编号为4号《尉迟恭沥粉金门神》和5号《秦琼沥粉金门神》的清代初期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拍出了9.02万元的高价,并一举开创了我国年画拍卖的最高纪录。一幅反映中国鸦片战争前边界原貌的清代黑白木版年画《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也以8.47万元成交。此外,像杭稚英、金梅生、李慕白等名家的作品,也受到了买家的大力追捧,最终都以数万元的高价成交。从这些高成交价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年画,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藏家看来,年画虽是中国传统,但在国际上,有许多图书馆、美术馆专门收藏中国年画。前苏联收藏中国的木版年画最多,其中有一件辽金时代的《四美图》,那是目前有记载的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
那么在林林总总年画中,哪些作品才具有更高的升值潜力呢?笔者以为:一是清末民初的老木版年画,因其存量稀少、艺术含量较高而为国内外收藏家一致看好;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由知名画家绘制的新年画,以1949年至1966年“文革”运动爆发前这段时期的年画作品价值较高;三是“文革”年画,“文革”期间,“红彤彤”的宣传画全面取代了传统的年画,其中“文革”味浓郁的年画则收藏价值更高。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