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回归理性 瓷器市场遇冷

  2012至今,艺术品市场的调整已持续了三年有余,瓷器作为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的影响也非常明显。2014年秋拍,瓷器板块虽时有捷报传出,但并没有扭转大势的下滑,说明瓷器市场的表现已经越来越严峻了。

  来自雅昌艺术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2014年秋拍,瓷器板块共计上拍23689件,成交8654件,同比分别上升了9.61%和1.20%,然而在上拍量和成交量双双上升的背景下,34.76亿元的成交总额则同比2013年秋拍下滑了9.95%。表明在今天价位高企、资金紧张的形势下,藏家出手谨慎已成常态,观望气氛正在笼罩着整个瓷器市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瓷器市场较为低迷的情况下,一些高精尖的拍品以高价成交,还是给整个瓷器市场带来了一抹亮色。像在香港苏富比的2014秋拍上,一件“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苍龙教子图罐”,以7451万港元刷新了单色釉瓷器的拍卖纪录。在2014年北京翰海秋拍上,一件“清康熙米黄釉五彩玉堂富贵玉壶春”,以3000万元起拍,最终以8970万元成交,成为翰海2014年秋拍成交价最高的瓷器拍品。而一同上拍的“元代卵白釉暗刻五彩戗金碗”,也以7450万元的高价被人买走。另外,在2014年春拍中,一件“克拉克旧藏北宋定窑大盌”以1.16亿元易主,超出之前估价2倍多,成为定窑瓷器的拍卖最高价。

  不过非常遗憾的是,这些高价的成交的瓷器并没有给国内整个瓷器市场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来自雅昌艺术监测中心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现象。数据显示,2014年秋拍,瓷器成交额在瓷杂板块中占据40.80%的份额,比2013年同期小幅下滑了近1个百分点。从2013年、2014两季秋拍中瓷器的成交价格区间对比也可以发现,瓷器的成交价格在逐步下降。据了解,2014年秋拍成交价在5000万元的瓷器拍品较2013年秋拍减少了5件,成交价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区间的瓷器拍品则缩减最多,达到16件,而成交价在100万元至500万元的瓷器拍品也较2013年同期有所减少。“近年来,瓷器板块成交总额逐级下滑,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缺少高价位拍品的拉动。”成都资深瓷器收藏家刘振宇表示,实际上瓷器市场一直比较稳定,只是整体交易量的大和小,一般不会有单品价格太大的波动。所谓的成交情况不理想,主要是指缺乏高价精品的交易。这是因为瓷器本本就是稀缺资源,比书画少得多,很多人一旦找到精品就不会再卖。

  不过雅昌艺术监测中心认为,从2014年的瓷器市场表现来看,可以说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藏家惜售、征集困难,对拍行都是严峻的考验;但此阶段释出的精品虽少价格却偏低,对于长线投资的藏家可以说是较好的买点。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