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画价格整体上扬
到本月初,在2008年中国书画拍品成交价格排行榜的前100位中,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占到了三分之一,在排行的前10位中也占据7位,并且排行榜的前5件均为古代书画作品。
自去年11月,中国嘉德秋拍中,仇英的《赤壁图手卷》拍出8000多万元的高价之后,香港佳士得秋拍中,董其昌 1620年所作的《书画小册》也拍出了4800多万元的价格。今年亦有5件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成交价突破千万元。而百万元以上的作品也达到了相当的数量。
在2008年春季的拍卖市场上,中国古代书画的价格占据了市场高端,并呈现出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趋势。有意者可进行关注。需要提醒的是,古代书画适合收藏,但不适合短期投资。由于收藏古代书画的群体,比起收藏当代艺术的群体,其盲从性要低得多,所以投机的难度很大。
拍场上价格持续攀升
单幅古代书画成交价突破亿元大关
中国嘉德2008春拍中推出“中国古代书画”专场,180件作品成交128件,成交率为71%,总成交金额为15535.52万元。其中有两件拍品的成交价突破了3000万元。其中,以没骨花卉画法独步清代画坛的恽寿平,一件《载鹤图》手卷,估价为1500万至2000万元,最终则以3696万元的价格成交。朱耷的《瓶菊图》立轴(1694年作),估价为1000万元至1500万元,而成交价也达到了3136万元。
该专场的拍品还涉及了明四家、晚明书画、清初六家、清宫书画等众多精品,成交价格在百万元至千万元之间的拍品数量为17件。
4月20日在香港的一次春拍中,宋徽宗《临唐怀素圣母帖》,作为现存宋徽宗流落民间最长的草书手卷,从6000万港元起拍,经过买家激烈的竞价,不断攀升,最终以1.28亿港元的价格成交。在近年来的市场中,宋元书画作品资源一直极其有限。除了2002年中国嘉德推出的一件《写生珍禽图》拍出了2530万元的高价,以及2004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的一件宋徽宗的《明皇训子图》成交价为220.4535万元之外,就极少有宋徽宗的书画真迹亮相拍场。《临唐怀素圣母帖》拍出了创纪录的价格,不仅使中国书画价格跨越了亿元大关,更令整个古代书画市场为之一振。
经过近两年的整体缩量和调整后
古代书画市场重新回暖
近两年来,当代艺术作品身价暴涨,价格屡创新高,“火”得不行。相对而言,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拍卖整体缩量,其投资回报率也不如当代艺术作品。但这个状况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渐有所改观,尤其是去年年底至今,中国古代书画拍卖重新回暖,成绩喜人。
相对于身价暴涨的现当代作品,经过历朝历代鉴别与甄选的中国古代书画应该显得弥足珍贵,但为什么古代字画作为“文物”,在很长时间里没有“跑赢”中国当代艺术?一方面由于存量有限,包括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拍卖公司在2005年至2006年秋,没有组织过中国古代书画的专场。参加拍卖的精品不多,自然也少有高价产生。而另一方面,那两年当代作品恰好赶上资金流动性泛滥的时代,热炒了起来,很多炒家玩的是“击鼓传花”,价格就在传递中上升。
而经历了近两年的调整之后,中国古代书画在稳定的大盘中显示出强劲的走势。毕竟就收藏价值而言,古代作品风险更低,因为流传下来的大部分是精品。而今人的作品尚未经过历史检验,也部分地带有炒作的成分。4月30日的北京长风2008春拍中,中国古代书画专场高潮频出,唐寅绢本立轴《层楼拔障图》成交价达2240万元,拔得全场头筹。接下去,香港佳士得将于5月26日举行“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拍卖,其中包括元朝名家张渥的《饮中八仙图》,曾被张大千收藏过的清代石涛的《花卉册》十开册页等。
古代书画求“精”求 “真”
收藏者要坐得住“冷板凳”
对于中国古代书画,风险最大的,就是真假的鉴定。虽然可以借助很多仪器和科学手段,但中国书画的最终鉴定,还是要靠经验和眼力,这就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假如想涉足古代字画收藏,“冷板凳”是不可避免要坐的。参加过几十个、上百个展览会或拍卖会后,你可能会慢慢有一种感觉,对时代风格、画家风格等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你要去补充相关知识,美术史的常识等等。比如明代和清代的作品风格差异很大,明代早中晚期也差别很大。例如判别一幅明代文征明的画,假如画家个人风格很像,但是一看知道不是明代作品的画风,就明显是赝品了。初期可以试着找些比较冷僻的画家或派别,买自己最感兴趣但市场价格又不高的东西来收藏。除了求真之外,还要求精。市场规律就是这样,那些精品虽然收藏价格较高,但投资回报率也更高。
从近期的拍卖情况来看,宋元书画作品本身历史的稀缺性和保存情况的差异也决定了市场流通量的有限,虽然面临资源短缺的情况,但一旦现身,就能拍出好价位。明代书画则延续了一直以来的高价特征,尤其是书法作品价格上不断有突破。清代书画呈稳定增长发展态势,其中宫廷书画是一大亮点,可以适当关注。像去年拍卖会上,钱维城的《雁荡图》拍出了2408万元的高价;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乾隆、董邦达的《中秋帖子词卷》手卷(1744年作),成交价为3648.7125万元,高出估价4倍以上。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