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晶体收藏升温赝品频现

      随着国内矿物晶体收藏悄然升温,矿物晶体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赝品,而且赝品的制作水平越来越高,这也是矿物晶体收藏者面临的最大的风险。

      目前,有不法商人以白石粉和黑水泥铸造“菊花石”谋利,收藏选购菊花石时要特别留心观察石纹:真的菊花石一定有石纹,过于光滑、漂亮的一定是赝品。

      最常见的造假手段是用廉价的矿物晶体冒充贵重的矿物晶体、用人工水晶冒充天然水晶。例如,天然葡萄玛瑙价格很高,就有人用一种河南产的萤石或菱锌矿冒充葡萄玛瑙出售。

      褐铁矿需要几千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成形,因此非常珍贵。有不法商人就用高温聚光灯烘烤照射黄铁矿,人为加速黄铁矿变褐铁矿过程,这种造假法鉴别起来比较困难。一般情况下,自然形成的矿物晶体颜色自然,而灯光照出的颜色浮在表面,质感不好。

      有的矿物晶体没有光泽或颜色不鲜艳,造假者就设法人工染色。市场上的有色水晶、沙漠玫瑰、彩色纤水硅钙等,大多是人工染色的赝品。这类赝品通过表层颜色的层次、质感即可分辨真假。

      有不法商人利用现代科学的结晶原理,制造矿物晶体赝品。如把基岩放在硫酸铜溶液里浸泡,可以制造出硫酸铵镁、硫酸铵镍、绿色石膏等晶体。这些晶体颜色鲜艳,晶型完整,但毫无收藏价值。这类矿物晶体一般通过其形状的自然程度加以辨别,人工造假总归要留下制作痕迹,只要认真分辨,还是可以辨出真假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