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石持续升温 仿祥龙石再现宋徽宗收藏
2014-12-09 14:28:45 作者:唐子韬 来源:中国证券网 已浏览次
近些年,随着民间收藏市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文人赏石的价值再度得到认可和重视,这种文化根源深厚的收藏传统在艺术市场中越来越受关注。
从赏石在近几年的二级市场行情来看,可谓极具潜力的“文化金矿”。2008年4月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件元代的黑灵璧石拍出384.75万元的单价,平均每件赏石高达110万元。从长期致力于赏石市场的“养石斋”所提供的数据来看,他们在2013年春拍送交98件文石佳品,成交79件,拍出337万元的总额;而2014年春拍赏石明显升温,上拍104件成交101件,拍卖额高达690万元。
在即将开始的北京翰海2014秋季拍卖会的“坐看云起”赏石专场中,多年来收藏、推广赏石文化的“养石斋”别具匠心地推出了几件臻品:包金仿祥龙石配油画、包金仿太湖石、方以智款灵璧禅石配画等,并出版了由姚作岩编著的线装文献《坐看云起》。
源自北宋徽宗赵佶的“祥龙石”,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大家都知此为国之重宝,但鲜有人能领会其中深邃。中国古典思维的基础,是长久观察体悟天地山川、日月星斗,然后以仪式的方式模拟宇宙,用于修身、齐家、治国。通过模仿来体会“造物”的精神,也就成就了古人们常常提及的“自然”。古人爱石,是深知石头源自天地造化,其中蕴含着人力所不能触及的“自然”、“道理”,惟有以石为友,常伴左右,就可不断感悟到造物的伟大。
宋徽宗之所以收藏祥龙石并以精工细笔用心摹绘,本意在于用一种礼仪性的画笔来细细体会其中的道理——从这石头里,他看出了如潜龙腾渊、润泽万物的气势。
而此次养石斋别出机杼,以真石重现古画中的祥龙石,并包以真金,在重新呈现祥龙石的基础上,又赋予了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古训,不仅视觉上华贵大气,更在暗喻告诫切莫轻谈“自然”,唯有对天地造化充满敬畏,才能领会其奥妙、规律,正如佛经里面“米粒黄金”的教化。
这次推出的祥龙石由雕塑大家马云峰在北京广化寺耗时三年所做。马云峰曾为广化寺制作金丝楠木大佛像。经他手重现的祥龙石,既得徽宗画中“蜿蜒挺然”的神秀气韵,又有金碧辉煌的厚重,每一个孔洞、沟壑都力求通融自然。同时,又由什刹海书院孙稞洋教授以布面油画笔法重现宋徽宗《祥龙石图卷》,与包金祥龙石共为一体。
“养石斋”此举并不仅仅是想以珠光宝气的浮华夺人眼球。“养石斋”主人韩叶露想要提示的是如何去理解赏石的价值:模仿天地造物,领会其中艰难、神圣和喜悦。在这种态度中,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会发生变化,习以为常的草木石头都不再是有用无用之物,而是天地以时间为代价的造物,学会谦卑地面对身边之物、身边之人,也就越发懂得“自然”的真正含义——而只有具备了这种心态和眼光,我们才真正理解古人钟爱石头的理由,渊源深厚的赏石文化才会慢慢兴盛。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