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姊妹花今坐冷板凳 邮票和火花蕴含大行情
上年纪的藏友都知道邮票和火花,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两个品种被称为收藏“姊妹花”。然而,10多年前,邮票和火花双双陷入沉寂,行情大跌、参与度锐减。而今,还在收藏火花和邮票的藏友大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他们中有不少人认为,这对“姊妹花”即将迎来出头之日。
邮票价格 一跌就是10年
邱先生是个邮票老藏友,收藏邮票已经将近50年。他总是说,以前集邮那是乐趣,现在集邮只是为了集邮。
“我从50年代开始集邮,那时候还在上中学,只能从家人那里得到一些邮票,后来工作后,集邮就变得简单多了。”当时没有电脑,单位来来往往的书信很多,邱先生就要同事们在收到信的第一时间把邮票剪下来给他,慢慢地,同事们也养成了习惯,一有来信都主动给邱先生送来邮票。“我集邮的原始积累,是从那个时候完成的。”邱先生至今洋洋得意。
到了80~90年代,身边集邮的朋友越来越多,邱先生说:“那时候邮票升值很快,面值几块钱的邮票往往能卖出几十元上百元的价格。”邱先生记得,1997年是邮市最为火爆的一年,“发行新邮票有时候要熬夜排队,那时进行邮票投资,每月收入可观。”
正是由于那段时间邮市过热,导致国内出现一批邮票炒家,通过反复回购把市场上的邮票藏品集于自己麾下,拉升了邮票市场价格,最终导致邮市一蹶不振。根据相关数据,官方统计的集邮人数从80年代全国不足百万人上升到90年代中期的2500万人。此后,集邮的气氛跌进谷底,最近几年,集邮的人数萎缩至200多万。邱先生说,很多纪念邮票的价格都大幅缩水。一套6枚,面值6.8元的《京剧生角》和一套6枚面值7.2元的《李可染作品》邮票,价格一度跌破面值,仅为5.6元和6.5元。
一套火花 13年跌了240元
夏志诚今年64岁,收藏火花几十年,和邱先生一样,收藏火花也源于童年时的乐趣。“上学时候正是“大跃进”,要求学生去捡废铁大炼钢。”在捡废铁的过程中,夏志诚总是能捡到花花绿绿的火柴盒。50多年后,夏志诚仍然觉得“那些花花绿绿的的火花很漂亮,那时没有很多课外书看,没有电子游戏,收集火花成了最大的乐趣”。
“1985~1995年是火花最红火的10年,这10年间火花的升值最快,1995年一套16张‘古诗印金陵’火花在市面上的价格卖到280元,火花没有面值,一盒火柴才0.1元吧,可见升值幅度多大。”其他如清民时期的火花、抗战火花、文革火花等热门题材在90年代就炒到几百元、上千元一枚。
然而到1995年以后,火花立即没了市场。“后来,用火柴的人越来越少,全国的火柴厂一个接一个关门,没有了火柴,哪里还有火花呢?”从此以后,出现了很多“商品花”,就是只做火花出售给藏友。“这种火花像邮票一样,没有火柴,升值潜力非常有限,也让人难辨真伪,所以此后收藏火花的人越来越少。”同时,火花的行情也出现了滑坡。“那套‘古诗印金陵’火花现在的价格只有40元左右,跌了240元。”
收藏“姊妹花”有望出头
南京艺海潮书画院的收藏专家告诉记者,“有涨就有跌,收藏也是一种投资,所以总得有品种坐‘冷板凳’,但邮票和火花已沉寂了很多年,未来会有好的行情。”
《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价格已逼近4万元,成为市场上最昂贵的邮票之一。“庚申猴”票是1980年发行的,去年年底价格还徘徊在3500元左右,此前十年都没大的波动,今年已突破4000元大关。江苏火花学会的负责人介绍:“火花多年来关注的人不多,但随着近几年火柴厂的关闭,真正意义上的火花越来越少,未来就会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