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拍在即 资金紧张 年轻艺术家有望唱主角

      经过2012年的蛰伏,2013年的反弹,人们对2014年的艺术市场充满期待,然而,市场上“资金紧张”的声音却依旧回响。

      有专家举例称,高价精品在2014春拍中表现不佳:北京保利一件估价5000万元到6000万元的陈洪绶《四时花鸟》册页最终流拍;中国嘉德一件估价为3800万元到4200万元的赵孟頫《致宗元总管札》也遭遇流拍。两家拍卖公司的专家不约而同将流拍的原因归结为“资金紧张”。

      今年秋拍,资金紧张局面能否缓解,资金流动性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今年秋拍的走势,值得进一步关注。专家认为,“资金紧张”的现状不仅让新买家与新资金裹足不前,更将导致各路买家尤其是大买家对市场持观望态度。

      由于市场资金吃紧,专家认为2014秋拍高价精品虽然对大买家仍然有吸引力,但在拍场上将更难得一见。反之,价格不高的板块却会趋于活跃,比如年轻艺术家会成为热点。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许多新的艺术基金在组建,新的艺术机构在涌现,但他们的目标已不限于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而是全面介入艺术产业:从创办画廊、美术馆、艺术品电商网站、艺术新媒体,到开发艺术衍生品与艺术金融服务的新市场。艺术市场显然在酝酿新一波繁荣期,但未必是以艺术品拍卖的新天价为追逐的目标。

      中拍协日前发布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显示,尽管行业规模和市场规模仍呈扩大趋势,但拍品结算率才刚过半,为56%左右。在去年成交的藏品中达千万元的作品共有232件,其中,完成结算的拍品有130件,货款为26.75亿元;未完全结算的作品有20件,涉及货款5.12亿元;而未结算的作品达82件,涉及货款17.62亿元。不难看出,国内艺术品拍卖千万级拍品的按时结算率非常低。据悉,拍卖行为了加速回款进度,会调剂佣金,即买家在不同的时间段付款,佣金会有不同程度的优惠。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