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08春季拍卖,最热的不是“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此次在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再传捷报,但从整体的成交情况来看,其实行情最热的部分并不是“当代艺术”,而是没有吸引那么多人眼球的“瓷器杂项”。6场拍卖取得了7.57亿港币的成交额。
专拍大有来头
这次苏富比今年春季拍卖一共推出了6个瓷器杂项拍卖专场,其中更是有5场都是大有来头的“专拍”。例如“珍瓷雅赏——乐山堂御制瓷器珍藏”是藏家30年悉心结集的珍藏,在收藏的品位上承接着上海金石古董的鉴赏风尚和华萃,其中的几件精品曾是著名藏家仇炎之、戴福保的旧藏。“逸翠凝芳——日本所藏重要宋代官窑青瓷及古画”专场中只有2件拍品,这“一瓶+一画”是由一位日本的老收藏家所提供。其中的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更是近30年来在拍卖市场出现的一件宋瓷“重器”,这件器物1978年曾在日本的大阪博物馆举行的一个关于宋元瓷器的大展中展出。“帝庭金辉——珍贵明清御制金器”则是汇集了25件明清两代的御制金器,御制金器可谓是皇家御制工艺器物中最为昂贵和最为珍罕的品类,此类器物之前很少出现在拍卖市场,更何况此次苏富比一口气就推出了25件,可见苏富比对此类器物在市场中的承接度有相当的自信,而且从拍卖思路上也延续了苏富比自2004年以来一直主打的“皇家御制”器物的这张王牌,因为有了之前几场拍卖良好成交的铺垫,所以这场拍卖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了。“皇尊瑰宝——清代宫廷珍艺专拍”除了仍有御制的瓷器之外,还有各种御制的料器、玉器、掐丝珐琅器。“道法自然——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是翦淞阁主人黄玄龙把其收藏的“赏石”推向市场,翦淞阁的文房收藏2006年在内地嘉德拍卖公司推出后,取得了口碑与成交额的双丰收,而此次的“赏石”专拍也掀开了“赏石”在拍卖市场上的“大红盖头”。而内地市场中更是有不少“赏石”的藏家对此场拍卖关注有加。
看看记录吧!
在“帝庭金辉——珍贵明清御制金器”专场中,一件明宣德《金胎錾“赶珠云龙”纹嵌宝石三足盖炉》以1.16亿港元成交,这创下了中国金属器在世界范围内最高的拍卖纪录。这件器物取得如此高价的原因一是因为其“皇家御制”的血统,在该器物的炉腹和盖面各錾刻有象征皇家至高无上权力的五爪游龙纹饰,在其金胎上并嵌有红、蓝宝石及珍珠,这使得该件器物更有富贵气,加之做工精湛更为这件器物的价格加了不少的“分数”。原因之二就是该器物的稀有。“物以稀为贵”的规律是艺术品交易中的不二法门,同类型的明代早期御制金器在国外只有8件,但是其中的7件都已经在博物馆了,此件是在市场中唯一一件在私人手中流通的此类金器。所以才能引起藏家们的激烈竞争,产生的破纪录的价格其实正是市场中那支“看不见的手”助推的结果。
另外,在“逸翠凝芳——日本所藏重要宋代官窑青瓷及古画”专场中的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果然不负众望,最终以6752.7万港币的成交价格被一位亚洲古董商竞标成功。这也创下宋代瓷器在拍卖市场上的最高成交价。
在“皇尊瑰宝——清代宫廷珍艺专拍”中一件清乾隆《金胎掐丝珐琅开光式画“仕女花鸟”图多穆壶》以5632.7万港币成交。这件多穆壶的成交价格创下了清代此类器物的拍卖最高纪录。这件多穆壶制作程序繁复,在乾隆朝时制造出的数量就极少,目前存世的数量更为罕见,同类的两件多穆壶一件存在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另一件存在于瑞士苏黎世的Pierre Uldry私人收藏的手中。
谁在买?
在这6个专场中成交前列的排名中,共计有47件作品。(有专场没有达到10件)据苏富比网站公布的买家信息统计,其中的亚洲收藏家买到了25件,这占到了买家份额的53%。亚洲收藏家占据了半壁江山还多,可见亚洲藏家购买力之旺盛。另外亚洲古董商也参与购买了10件,占到了21%的份额。而西方古董商买到了7件,其中老牌古董商埃斯肯纳西(Eskenazi)买了3件,西方收藏家买到了4件,他们共占有23%的份额。剩余的1件一位匿名收藏家买走。所以亚洲藏家和古董商的积极参与使得这6场拍卖取得了不错的成交结果。上文提到的3件破纪录的拍品其中的明宣德《金胎錾“赶珠云龙”纹嵌宝石三足盖炉》被西方收藏家购得,其余两件被亚洲藏家购得。而在此次6个专场成交价格前10位中,亚洲藏家更是占有9席。
钧窑开涨
在“珍瓷雅赏——乐山堂御制瓷器珍藏”专场中,一件明代《钧窑天青釉仰钟式花盆》就以3952.7万港币成交,虽然没有创下钧窑瓷器的拍卖纪录,但是也会令钧窑瓷器引起藏家们新一轮的关注。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釉中加入铜金属,经高温产生窑变,使釉色以青、蓝、白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红等,色彩斑斓,因此就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说法,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盛誉。足见钧窑瓷器之珍贵。这件明《钧窑天青釉仰钟式花盆》原为戴福保的旧藏,戴福保在1938年曾经在上海开设“福源斋文玩号”,擅长商周青铜器、唐三彩陶器、雕刻艺术品和漆器鉴定,经手收售、庋藏的古玩均属精品。而从近年来的拍卖史来看,曾经为戴福保收藏的瓷器往往有较大的升值。
明青花受捧
其次,明代青花这次也受到资金的追捧,在“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中,3件明青花的成交价格均超过了500万港币。其中的明成化《青花“水波飞龙”图罐》就是以1712.7万港币成交,超过最高估价700万港币之多。另一件明宣德《青花“蕉叶水波”图渣斗》以984.7万港币成交,另一件明宣德《青花“水波飞龙”图罐》以592.7万港币成交。在“珍瓷雅赏——乐山堂御制瓷器珍藏”专场中一件明宣德《青花裹蕃莲梵文外缠枝花卉纹碗》也以816.7万港币成交。
金器表现不俗
在“帝庭金辉——珍贵明清御制金器”专场中,除了明宣德《金胎錾“赶珠云龙”纹嵌宝石三足盖炉》以1.16亿港币成交之外,另外该专场中有4件拍品的成交价格在400万港币之上,一件清乾隆《金胎累丝錾缠枝花卉纹嵌宝石执壶》以3616.7万港币成交,另一件清雍正/乾隆《金胎累丝嵌珊瑚珍珠“冰梅祝寿”图棱口盖盒》以1152.7万港币成交。另有清乾隆《金胎錾卷草纹嵌翠玉绿松石花果图圆盖盒》以480.7万港币成交。这几件高价拍品的买家都是亚州藏家,可见亚洲藏家还是对此类“皇家气”十足的金器感兴趣。另外,国际市场上近期黄金价格在不断攀升,这点可能也会是买家对金器“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原因之一。
赏石掀“盖头”
此次苏富比推出的“道法自然——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27件赏石成交了26件,成交率高达96%。5件赏石成交价格在100万港币之上,其中元《玉山璞》(黑灵壁石)以384.7万港币成交,明代《洞天岫》(黑太湖石)以264.7万港币成交。这场拍卖其实不仅仅是取得了不错的成交数字,更为重要的是说明了藏家个人特定的收藏品位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而这种认可往往会引领特定藏品行情的升温。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